男女有别
(2015-07-06 12:52:17)
标签:
男女平等中华文化儒学偏见分工合作 |
分类: 问答集锦•人生事理等 |
编者按:
男女有别就是主张男女不平等吗?如果真的事事都要求男女平等,是不是本身就是最大的不平等呢?放下偏见,静下心来,仔细品味文字的内涵与丰富,才能明了圣贤为后世著书立说时所蕴含的长远深意。
同学问:
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讲师答:
如果你可以认同以上这个分工合作的说法是对的,那么古人在看一个家庭也是一样,由于男女在天性上及体能上适合的工作不一样,为了让家庭更好、更和谐,因此提倡“夫妇有别”四个字。为的是让不同禀性的夫妻,能毫无计较的发挥自己的所长,挑起适合自己的工作,使家庭更和谐圆满的意思。
好比家庭要有人去工作赚钱、也要有人煮饭带小孩及整理家务,而古代的工作都是类似挑夫那种很需要劳力的工作,这是以夫妻分工来说,谁负责劳力的工作好呢?当然是男人适合吃苦的事啦;而谁负责家务事好呢?当然是女人适合做些细微的事啦,如此互相配合,不要斤斤计较,大小事务都能步上轨道,家道自然兴隆。反过来说,如果这男人爱跟女人争计较,说我为什么要吃比你更多的苦;或这女人爱跟男人争平等,说为什么我要给你煮饭洗衣。那好吧,如果把男人女人的工作对换,把他们都放在不适合的位置上,让那男人拿针线,让那女人去做流汗的苦力才叫平等,那这家道随即中落你信不信。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说要“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体力个性的不同来,适当划分工作给夫妻去互补的意思。古人这种驼负百斤蚁负一粒的说法,也正是保护体弱的女子不必承担像男人一样的劳苦之意,没想到这善意现今已被曲解为歧视女性邪见,古人若有知,肯定也会感到委屈的。
那么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社会形态和古代大不相同,工作又不一定卖体力,哪里一定要男主外女主内呢?换个角色不行吗?那当然是可以因时置宜的,好比这个丈夫身体不好,或刚好没工作,只能在家里,而这妻子在外面能找到一份适合她的工作,这样女主外有何不可呢?此时如果这先生在家里连碗都不洗,妻子上班回来还得忙着煮饭给他吃,那这男人岂不是欺负人了吗?或是妻子说女权要至上,在家要很好命,什么都不肯做,所有家里家外的事都得要他的男人做牛做马一手包尽,这也是欺人太甚。以上两者都已经完全违背古人所提倡“夫妇有别”的精神了。
夫妇有别的重点,不在谁负责外、谁负责内,而是在于“分工合作”的善意,这是现代男女所要注意的。这几十年我读过不少中国老祖宗的圣贤书,实在不曾看到过哪一本圣贤经书上写着什么“重男轻女”的句子,我所看到的都是要怎么爱护女子、怎么保护女子的句子,至于很多人常举“女子无才便是德”,或“天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来证明古人轻视女权,这也是个误会,其原意我已公布在书籍及网站上了,请各位参考指正,别再曲解古人的美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