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仁义可循迹

(2015-06-26 13:02:38)
标签:

修行

亲子

仁义

微笑

规范

分类: 学员心得与故事

编者按:

实相看得清,大小辨得明,气养的足…修行至此就够了吗?飞得高固然是好,但若不能着陆,始终不踏实。放下好高的心,甘愿接受功课,甘愿规范行仪。让圣贤传下来最精粹的文化能够着陆,让仁义在日常生活中,有迹可循。


前些时日上中岭山听课, 张讲师用当世简易明了的语言,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将古圣先贤性理心法, 理出了渐次“着陆”的15项功课。讲师开宗明义提出: 许多人修行如飞翔于蓝天,不能落地,飞得高固然是好,但是感觉不踏实,因为不能着陆…所以,设计的着陆课程,就是为了规范我们,把最精粹的文化在我们的家庭在我们的言行中落实和显现!

 

回家后, 仔细翻阅笔记, 这第一个层次的第一项功课是“微笑”, 心想:面带微笑这并不难啊! 于是我在儿子放假返家时, 找了机会告诉他: 要常面带微笑! 他却面带酷色回说: 那你要先示范啊!

 

回头在电梯里我望着镜中的自己,发觉怎么表情这般僵化、整个人看来挺严肃的!试着稍稍嘴角上扬(微笑啊),可是脸上线条怎么这般不自然……

 

原来自己平日所示范的微笑,还是不自觉的绷紧神经,难怪儿子会要求我先做示范! 看来,还真小看了这第一项功课,这下子连基本站“马步”(微笑)都得重头开始学呢!

 

于是乎我开始练习: 吸气(觉察呼吸) --呼气(微笑)-- 先这般一遍又一遍与自己呼吸同步练习, 当微笑成为一种习惯,才能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善意与笑意,成为喜悦生活的一部分!!

 

接续, 我开始好奇地的想从讲师所讲的条列,那些看似非常简单的功课,如:敬重父母、养亲心、孝父母……看看能否于生活中来验证一番!

 

儿子从小成长受教于国外,长期我行我素独立自主,且美式作风常与他父亲玩闹惯了! 年中他终于返回台湾服兵役,这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始有完整相处机会, 我迫不及待逐步试着将讲师的教导落实…在家中订出主从分际,如饭桌主位须固定留给父亲,须待父亲上桌才开动,重要决定先与父母协商…… 这位亲人眼中的阿兜啊!虽然仍与大家维持他一贯轻松的相处模式,但是当吃饭时刻他会等到父亲坐定才开动,返家一定会将工作及生活种种与我们分享,离家也会交待说明下次返家时间,尤其我生病就医他总是耐心相伴……昨日与先生聊到儿子近期的转变,好像没有感受到他有任何抗拒或抱怨, 平实中儿子已经不自觉浸润其中,适应并接受这些“规范”。

 

而这些规范的源头,当然是来自家庭环境中的耳濡目染,我在每日与父母的关怀、问安、承担…从自己的生活伦常学习的功课里,让儿子看到了并逐渐熟悉…这应该就是他要求的所谓“示范”吧。

 

原来讲师所说的“礼” 是可以化约成如此简易、可行的方法,是这般生活化的!我开始回忆小学时所背诵的“朱子治家格言” 、“弟子规”等,当时只是觉得被迫读了不合时宜、无用的古文,怎料在年过半百,参与禅院的修行功课,这些文句是这般贴切地映照在每日生活中!! 原来古人早就把天地间之大道,用来落实人间!

 

听讲师国学讲座中提及孟子言: 人皆可以为尧舜,夫道若大路然, 岂难知哉? 人病不求耳! 这段话从学生时期就耳熟能详, 一直到这阵子因参与宽两秒--成人成己的学习, 因为从最根本最切身切入(慧剑斩习气) ,因为实际去做了(着陆)…… 对于圣贤开始有孺慕之心, 也相信仁义之道--是一条可以循迹而走的修行大路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