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庭心学
黄庭心学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777
  • 关注人气:5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佛陀说“三心不可得”呢?

(2014-07-17 21:38:54)
标签:

金刚经

佛经

活在当下

经典

执着

分类: 问答集锦•人生事理等


    同学问:

    不是说要殷鉴过去、展望未来、还要活在当下吗?那么为什么《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讲师答:

    作为一个人,当然要把握当下好好地努力,也要好好地规划未来,并且要记取以前的教训,这都是很好的事。既然如此,为什么佛陀说三心不可得呢?要了解这句话,其重点就在一个“得”字,这个“得”字是贪执或执着的意思。什么是执着呢?“执”是抓住不肯放,“着”是染着洗不掉。明知错了、不对了、没有帮助了,还继续固执地往前做;明知道事情已成定局,已经无可逃了,却不肯坦然接受,还不断做毫无帮助的担心或抵抗,并因此使自己的身心受到伤害,这就叫“执着”。

 

佛所说的“三心不可得”,其主轴是指对于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执着而言的,也就是劝人在任何时刻,都应该怀着轻松自在的心去面对现实,不要陷入毫无必要的担心计较等执着,因而有此说法。

 

中国有句成语叫“杞人忧天”,这典故是说古代杞国有个人,因为担心有朝一日天会垮下来压死所有人,所以整日眉头深锁,忧心忡忡,一辈子没有过过一天快活的日子。后来的人就用“杞人忧天”这句成语来劝人应该把握当下,做正确而有益的事,避免不必要的担心。而现代心理学则说:“人类的担心烦恼有94%是根本不会发生的。”东西方的这两种说法,都与佛陀“三心不可得”的用意一致。

 

因此读者研习经典时,要把握圣贤仙佛们著书立说,不外是要我们“回归和谐健康的人伦生活”这个主轴,才不会把“三心不可得”误解为“不能回想过去、也不能计划未来、更不要把握现在”这种乖离日用伦常的荒谬解法。难怪现在的人不是大叹经典难学,就是污诬指圣贤的经典为无用之说,这都是因为失去“回归和谐健康的人伦生活”这个主轴所引起的误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