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是彼岸
(2025-10-21 15:02:03)
“彼岸”,近几年出现的频次明显减少,但曾有一段时间,似乎所有人都要去彼岸。那么,彼岸在哪里?《西游记》中,唐和尚在快到灵山的时候,被一位老者接到无底船上摆渡到彼岸,他还在船上时,就看见自己的肉体漂走了。脱胎换骨,成了佛祖那里的人。我所知道的到达彼岸的人,就这一个。
这似乎有点远了,在喜欢彼岸的人的心目中,他们的目的地并不是佛祖那里。现在是旅游的旺季,吃饱穿暖有钱花的人,都想出去走走看看。出去看什么呢?有人说长见识,有人说看自己没见过的景象,有人说散心放松。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有人问我,为什么热爱旅行?因为在旅行中,可以找到自己。”自己还需要找吗?也许的确需要。如果把旅行当成寻找彼岸的话,那么彼岸就应该是自己。
旅行到哪儿就能找到自己?大概因人而异。据说现在有太空旅行,这咱不知道,或许有人以为自己的彼岸在太空吧?在咱们这里,去南极旅行应该是很远了。我读过两本游南极,第一本是《南极日记》,一九九零年秦大河参加“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路所历写成日记,当时很热了一阵子。秦大河是去科学考察,不是去找彼岸。如果牵强附会的话,在秦大河,完成他的考察任务,就是找到了彼岸吧。又一本是《偶尔远行》,文化人,哲学家去南极旅行,应该与科考无关。依旧是记录一路所历所见,似乎并没有写到地球的哲学。完成一部游记,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彼岸吧。
《千年一叹》应该是另一个远行之旅,是去找文化的,坐着汽车一路狂奔,欣赏景色考察古今的时间大概很少,而胆战心惊地穿越恐怖地区的时间很多。也许真找到了一些文化,记录了一些阿拉伯地区的事情,可那个急促,读之让人气阻。即使那里有彼岸,谁敢去?悠然一点的要数《行者无疆》,去的地方起码安全,北欧本来就很安全。去欧洲,去中东,应该很远了,能去那里有那样的两次文化之旅,羡慕!那么文化是彼岸吗?说不上。真正脚踏实地生活的人,不会把彼岸挂在嘴上,而且他们心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彼岸,只有眼前要完成的任务或者心愿,最终,不是庸庸碌碌地走过一生。
我很喜欢的一本游记是《一个人流浪,不必去远方》,去哪里?去鼓浪屿。那不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却是一个很美的地方。到了那里,住下来,慢慢地看,慢慢地品,大街小巷,美食街景,历史遗迹,名人轶事,甚至小猫小狗都收入眼里。这种悠然,与那匆匆来去,冒险狂奔很不相同。那里有彼岸吗?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那里找到了自在。
唐和尚不让孙悟空背了去灵山,而是一路艰难,经历磨难,为什么?因为求经,就是修心。这一点孙悟空知到,他的师傅就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他在那里学到本事,那是什么地方?是心。彼岸在哪里?就在自己的心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旅行中找到自己的观念,比较相近。人一生,有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如果把一个小目标当作是一个彼岸的话,那么,每一个小目标的达到,就是一次到达彼岸。明明白白的人生,实实在在的生活,自己就是彼岸,对不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