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古人好
(2025-04-28 14:18:54)
在城里太久,近来去周围逛了几天,无非是看看野田,听听山泉,访访故人。自然景象,纯净的天籁,让人精神为之一爽。
走乡下,穿县城,去了几个旧地方。有一个地方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生活过几年的,五十几年了,竟然还有两个故人活着,印象很深,所以见了还能认出来。
一位姓宋,第一次见他,他介绍说姓宋,“大宋王朝的宋”,看他的气派,像是大宋王室的贝勒爷。我们同在一所村学教书,他低头看我,我仰头看他,我目之为老师。黄土高原深处从来没有走出村庄的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什么都不懂,碰上那样一个生活经验丰富的同事,无论如何都是特别幸运的。现在他的生活并不如意,老婆眼睛失明,他牵着上街,晒太阳。看他的样子,连打招呼都像夕阳在山,毫无光彩。
另一位姓靳,比我小两岁。我与他爹关系不错,他爹有大脖子病,说话不清晰,口语是“把他的”,说一句就有一个“把他的”,可算与我忘年交。他儿子对我不客气,不知道从哪里听来的,骂我“异乡鬼”“穷光蛋”“要饭的”,他爹阻止也不顶用。我访故地,因为时间太久,估计认识的人不多,就是有,大概也认不出来了,至于他,心里根本就没有。可偏偏就遇到了他,而且一下子就认了出来。当年大家叫他爹“老靳”,现在人们也这样叫他。
他爹去世多年,他也七十挂零,满头白发。他瞅了好一会儿:”你是……?”我似乎也想起了,哈哈!好热情!邀我去他家。乡村没有旅馆招待所,我打算赶晚返回镇上的,现在有他,决定不走了。他妻子老得我几乎认不出来,当年曾与我谈过三句恋爱,我是外乡人,不敢放肆,我走之后,他就嫁给了靳。
老情人的饭菜可口,只是小二楼上,没有当年土房土炕的乡村味。小楼在自家的地里,周围农田,菜园果园麦田围着,风吹得树叶呼啦啦响。晚饭时,孙子放学围过来,他成了香饽饽。我在他家留宿一夜,说了一夜的话,说到当年他对我不礼貌,连声道歉,我告诉他:“迟早要算这笔账!”哈哈之后,一切冰释。
第二天我走时,他送我两瓶家乡酒,一瓶卖价三百多元——现在他好大方!又送十斤蒜台,自家地里的,他也不要我拿,装箱快递。这时候,我才觉得,还是故人好,我像刘姥姥进贾府打秋风,管他呢,仇人的东西,不拿白不拿,拿了就是便宜。他吃了亏还那么快乐,人生快事,莫此为甚!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