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里面想幸福

(2024-07-21 14:12:20)
标签:

杂谈

      午餐好丰!吃完饭,一杯茶,拍拍肚皮,舒坦!不禁轻吟:“无怀氏之民与?葛天氏之民与?”其实我是从古人的文章里读到这两句话,无怀氏、葛天氏的民是咋样的?确实想不出来。庄周先生列举过十二个太平盛世,可惜他没有具体描述,我们也就无从知晓真实情况。
      说到这些,我总想到陶渊明,他有时候真像很幸福,而生活却并不宽裕。“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空着肚子去种田,一边走一边摇头晃脑地吟诗,那时候他便是两个人:一个饥肠辘辘,困顿又痛苦;一个精神饱满,为自由自在又吟得诗句而手舞足蹈,倍感幸福满足。这两个陶渊明经常打架,最终吟诗的取胜,于是一个穷人成了名人。
      我有时想,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反过来想:傻!折一折腰又如何?折一折就有小米粥喝,总比空肚子忍饥要好受。如果是我,不光折腰可以,叫爷爷学狗叫都可以,只要能有米,什么都可以干。要是一折腰,五斗米成了十斗米,小米稀粥换成了稠粥甚至大米粥,幸福不就来了吗?那该有多好!
      电视里曾听过剧中人说“良心不能当饭吃”,类似的话还有,我一时记不起来。照这个公式,“面子不能当饭吃”“骨气不能当饭吃”“尊严不能当饭吃”“气节不能当饭吃”等等,为了吃饭,什么都可以做,折一折腰算什么!
      陶渊明享受了自由的幸福,却也体验了生活的艰困,合不合算?凭个人去判断了。李清照在《金石录 · 后序》说:“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他们的幸福,不是来自锦衣玉食,而是来自于对金石碑帖的爱好,所以不觉得苦,只觉得幸福。我有时傻想:还有人喜欢这样的幸福吗?我会喜欢这样的幸福吗?问得出,却答不上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七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