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到三个艺术家
(2024-05-01 14:04:46)
年纪越大,经历越多,回忆起来就越有意思。人总要死,但想到的总是活。活在哪里?这个问题曾经很火,几乎天天挂在嘴边。后来都忘了,现在我又想起来,觉得忘了也不奇怪,现在的一切,总有一天会被忘掉。生活是天天鲜的,每日都有好景象,面对新问题,谁能记得许多。
今天想到马季先生。先生去世已有些年月了,相声台子上都是新面孔,我们也就听他们的新段子,偶尔也会笑出声来。但想到马季先生的去世,觉得太可惜。那么热闹的一个人,卖宇宙牌香烟,至今记忆犹新,为什么早就去世了呢?他那笑嘻嘻的表情就逗人。我曾想:他何以一直笑嘻嘻地呢?大概是要给大家欢乐吧?他确实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笑声,所以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记得。
由马季想到侯宝林先生,他是另一种风格,总板着面孔,谁偷了他家小米么?不是,他板着面孔是为了逗大家笑,大家笑了,他就快乐。还有马三立先生,他擅长单口,一个小段子,“逗你玩儿”,让人忍不住哈哈哈哈。这二位,也是我们年轻时喜欢的。他们都死了,可我们还记得。他们谈不上救苦救难英雄豪杰,但小玩意儿,生活里也少不了。
不同的人活在不同的地方,他们活在我们的心里,我的祖先,就活在坟茔里,每年会有一天记起他们,清明节上坟时去坟地里培土烧纸钱,这一天过了,大家都去做自己的事情,老祖宗们呢?忘了,很自然地想不起来。这让我丧气,不是因为祖先,而是因为我。我的死早就想过了,三十几岁就想过,不是怕死,而是死了活在哪里。火烧,灵魂随烟升空了,灰烬嘛?撒大海里,那里宽敞,在浪头上跳舞——好,就活在那里。
后来变了,觉得撒到河里也不错,会流到大海里。五十几岁时,爬山的力量已显出不足;现在七十出头,爬山更是奢侈,很想爬到山顶,望着羡慕,脚下不给力,出气也要张大了口。这时候才发现,高山顶那么好,死了灰烬撒到山顶上——站得高看得远,还张风。
七零大概是一个分界,去老家看看,发现那贫瘠的深山里真好。年轻时就希望走出去,越远越好;老了之后才觉得那里真好。看看祖先们,在祖茔里向阳,暖和,我既羡慕又嫉妒。我大概是回不去了,就在这里的山顶上望着吧,不希望有人记得。
推己及人,越老越会推,推来推去,推到了自己的死,有点丧气。马季,侯宝林,马三立,三位艺术家,我们这一代人死完了,大概也就没人记起了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