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个有趣的人

(2024-04-28 13:44:31)
标签:

杂谈

      今天想到两个亡人。
      李敖曾经有话说,我见识他,是他在凤凰台坐台时的电视里,之后就火了。这几年我不逛书店,也不逛书肆,不知道还有他的书卖?他是个有趣的人,自视甚高,且爱骂人,却不是谁都骂,似乎只骂一个人。骂得最狠的一句是“死光光”,原因是他无端坐了狱。他六十岁时得一子,七十岁了手牵着上电视,样子很自豪。
      我从街摊上买到他一本书,就是《有话说》。那时盗版书横行,我买的就是盗版的,标价二十九元,我十元钱就买来了。电视里听过了,再看书,觉得少了一些趣味。他与柏杨先生不同,柏杨讲历史文化,他讲现实,生活里的一些现象做了他的话题。举例说,他在《白天打灯笼,晚上睡木桶》里抨击给去世的人烧纸糊的汽车,他说,1924年有人烧,八十年后还在烧,“那个迷信的,那个混蛋的,浪费的头脑,一点点都没有改”——他就是这样,说话口无遮拦。
      我为什么要从一本书里摘出这个例子?因为又过去了二十几年,人们还在烧,而且有新发展,四合院,小洋楼,电视机,冰箱,手机,电脑……如果进纸火店看看,凡是活人用的东西都有。奇怪的是,从来没有见烧纸糊的铁锨,锄头,或者讨饭棍的,大概以为活着时累死累活,死后应该享受了吧?迷信的市场还有,也许只有我们大西北吧?而且乡村比城市里火——这已经成了题外话,打住。
       有趣的人,李敖算一个,我所知,柏杨也是一个。他是搞历史的,与李敖一样坐过狱,所以也有话说。我读过他一本书,四百多页,确实很大,杂文集,也是盗版书,标价88元,我从街摊上十元钱买了来。书名不打紧,或者非常打紧,不写出来了,盗版书不值得一提。他的酱缸论很雷人,但我基本不能同意,只是觉得可以参考,对旧东西照单全收并不好,它能帮助我们辨别。
      这两位能否流传后世?很难讲,因为现在还不是后世,不知道后世的人能否从旧纸堆里翻到他们?但他们是有趣的人,因为坐狱,心里有气,也许就因为坐狱,有气,使他们变成了有气又有趣的人。读他们的书,有时会让人暗暗发笑,不一定是赞成,也许还是反对呢。
      于是我就想:自己能否做一个有趣的人?比如逗笑自己,讨好老婆时能让她笑出来,与老汉们聊天,让别人不感到乏味,或者厌烦。当然,这需要学问,需要本事,自己有没有?没有自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太阳向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