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成熟之后的人生
(2022-10-18 14:11:37)
孔子给自己立传的时候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到七十岁再没有往下说,因为孔子不说不现实的话,他活过了七十岁,没有活到得再多。但他觉得,活到七十岁已经很好了,因为已经活明白了。
那么他明白了什么?你看那个“不逾矩”,“矩”就是规矩,就是人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叫喊自由应该很久了,但什么是真正是自由?究竟明白了多少?很难说清。孔子是“从心所欲”的,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但这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矩”里的自由。孔子是积极用世者,他一生追求,其目的不是做什么官职建树什么伟大业绩,而是达到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他的理想并不很高,他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我觉得这是很平常的生活,约几个朋友,河里玩玩,吹吹风,唱着歌回家,太平常了,我们现在谁做不到这一点呢?不过在那时哪里能够实现!因为只有在国家鼎盛没有内忧外患的太平时期,个人才能生活得那么悠然自在。孔子把这就当做他的理想,而当时的平常百姓谁不希望有这样的生活?
可是这个理想孔子一辈子也没有等到,他痛苦吗?他不,因为他回顾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地明白了人应该怎么活,这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人能够从心所欲地生活,那可是最舒心的了,可以说是达到了生命的最佳状态。“朝闻道,夕死可矣”,已经活明白了,就没有什么遗憾。
所以我觉得孔子最后的时间,是在享受人生中度过的。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