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抱热火罐儿——老话新说之二百四十八

(2020-05-15 09:30:10)
标签:

人生感悟

(此文已发表在今日的天津《中老年时报》上)

兰大妈的妹妹退休以后迷上了炒股。她从朋友圈得知一条“内部消息”,说某支股票最近要有大行情,当即买了一万股。果不其然,次日开始该股每天都上涨,让人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岂料好景不长,一周后股价原地徘徊,随即便掉头下跌,不到一个月,本金已经亏损了将近两万元。

大妈替妹妹着急,可后者却说没问题,据专家分析,该股这是在蓄势待发,未来极有可能翻倍增长。她还说,自己现在手头没钱了,不然正好趁机再补点仓,那样能赚得更多。

干了一辈子会计的大爷不以为然,跟老伴说:“你还是劝劝她吧,股价一旦有反弹就赶紧退出,千万别再抱热火罐儿啦!”

“抱热火罐儿”也是老天津卫人常讲的一句俗语

何为“热火罐儿”?这还要先从“拔罐”说起。此乃以大小不同的罐子为工具,利用燃烧的方法排除其内部的空气形成负压,使之吸附在体表患处或特定的穴位造成局部瘀血,从而起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等作用的医疗方法。“哏儿都”的老少爷们儿把这种罐子称为“热火罐儿”。

“拔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五十二方》中就曾记载有“角法”,其原理与后世的“拔罐”完全相同,只不过当时采用的是兽角而已。历经一代代人的探索努力,用陶瓷和玻璃等材料代替兽角制成专用的罐子,根据病症特点采取不同的操作手法,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拔罐”疗法在西方也同样流行。古希腊罗马人曾经用牛角杯为患者的伤口排脓,巴比伦的医生手记中就有关于“杯吸术”的记载。2016年在巴西举行的奥运会上,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登场后脱衣的一刹那,后背上露出了明显的“拔罐”印记,引起人们的关注,说明这种疗法已经在国际范围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那么,这“抱热火罐儿”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病人请医生拔罐治疗,而后者让他抱着热火罐儿,却不动手往患处施术,疗法再好也起不了作用。这句老话就是一种比喻,形容那些表面上看来大有希望,而实际并不能够兑现的事情,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意思略有几分相近。

比方说,脍炙人口的名著《红楼梦》里面,宝玉的丫环袭人受到王夫人的赏识,不仅大加夸赞,还暗中给她涨了月钱。于是,袭人便做起了要当姨娘的美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贾府破败宝玉出家,袭人被迫嫁给了优伶蒋玉菡。这时候,她才明白原来自己一直是在“抱热火罐儿”。

又比如,某甲的孩子高考成绩比较差,未能达到规定的分数线。某甲去托人找路子,又是请客又是送礼。对方许诺说,等到录取工作结束时肯定会有“补漏”。可爷儿俩大眼儿瞪小眼儿地盼到了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种“抱热火罐儿”的成本有点大,简直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