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房产 |
一项统计指标的变化,让中国的金融版图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实力的排行,也将随之而变。
我们先看数据。下面的表格里,第一栏的第一个数字,是城市的最新排名,括号里的是去年年底旧统计口径下的排名。第四栏的增幅,是今年6月底新统计口径下的数据,跟去年年底旧统计口径下相比,增长的百分比。
这个表格是一位从事金融业的读者为我提供的,我通过各地统计局或者人民银行的官方网站,抽查了其中三分之二的数据,都是对的。
排名 |
城市 |
2015年6月 |
增幅 |
1(1) |
北京 |
12.53万亿 |
25.2% |
2(2) |
上海 |
10.44万亿 |
41.3% |
3(3) |
深圳 |
5.96万亿 |
59.5% |
4(4) |
广州 |
4.14万亿 |
16.8% |
5(5) |
成都 |
2.88万亿 |
7.0% |
6(8) |
杭州 |
2.87万亿 |
17.6% |
7(6) |
重庆 |
2.78万亿 |
10.4% |
8(10) |
南京 |
2.77万亿 |
33.7% |
9(7) |
天津 |
2.71万亿 |
9.3% |
10(9) |
苏州 |
2.52万亿 |
10.2% |
11(11) |
武汉 |
1.87万亿 |
15.2% |
12(13) |
郑州 |
1.73万亿 |
24.0% |
13(12) |
西安 |
1.69万亿 |
10.5% |
14(14) |
宁波 |
1.51万亿 |
8.5% |
15(18) |
济南 |
1.44万亿 |
20.2% |
16(17) |
大连 |
1.40万亿 |
15.0% |
17(16) |
沈阳 |
1.39万亿 |
13.0% |
18(21) |
长沙 |
1.35万亿 |
20.2% |
19(15) |
无锡 |
1.32万亿 |
6.8% |
20(19) |
青岛 |
1.27万亿 |
6.3% |
21(20) |
佛山 |
1.19万亿 |
5.7% |
22(22) |
昆明 |
1.18万亿 |
11.1% |
23(24) |
福州 |
1.13万亿 |
16.5% |
24(25) |
合肥 |
1.10万亿 |
18.2% |
25(23) |
太原 |
1.03万亿 |
1.1% |
下面我直接给出结论:
1、统计口径变化后,最大的赢家是深圳。深圳身家暴增了接近60%,大大拉近了跟北京、上海的距离。从去年的略微超过广州,变成了广州的1.44倍,是同样GDP规模的天津的两倍还多(或者说超过了重庆+天津)。这跟今年股票活跃,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也说明深圳金融业生态系统的健全,涵养能力巨大。其实即便是在同口径下对比,深圳年中也比年初增加了27%的资金量。这也解释了深圳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暴涨。钱,的确是加速流向深圳。
3、在金融版图上地位上升的城市还有杭州、南京、郑州、济南、长沙等省会城市,他们继续将非省会经济强市抛开。杭州竟然一下子超过了天津、重庆;南京也一下子超过了苏州、天津。其实这都在意料之中,毕竟这两个省会城市背后,有强大的经济为支撑,以前的实力因为统计口径被低估了。
4、地位下滑明显的城市有重庆、天津、苏州、佛山、太原等。我在本栏目中多次指出过,二流直辖市因为缺少经济腹地,其实未来发展前景不如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尤其是一城独大的省会城市,前者比如广州、杭州、南京,后者比如成都、武汉、郑州等。当然,重庆和天津的问题,不仅仅是缺少经济腹地的问题,还有发展模式的问题,他们仍然是“旧经济”。
5、未来一个时期,无锡、苏州、佛山、温州这种“三无城市”(非直辖市、非省会、非计划单列市)的地位会继续下降。5个计划单列市中的4个(大连、青岛、宁波、厦门),也会继续处于弱势,因为他们调动资源的能力不如省会城市。深圳之所以例外,因为有交易所,有创新能力,基本开启了新的增长模式,而且在中央心目中的地位也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