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在李克强总理3月5日向全国人大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个非常引人瞩目的新概念:“中国制造2025”。在今天(3月6日)人民日报微信号推送的一篇文章中,将它称为“李克强的王牌计划”。
那么,“中国制造2025”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们不妨看一下政府工作报告的原文: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此前,全国政协财经委副主任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中国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据悉,该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这是第一个百年目标;到2050年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迈入世界工业强国的前列。可见,“中国制造2025”规划绝对不是一个仅仅管10年的规划,而是一个立足长远的宏大规划。
由于信息缺乏,我们尚难以对这个规划做出详细介绍和评估,但我相信它跟第四次工业革命,或者工业4.0密切相关。其核心目标,是让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在世界产业链条上从低端走向高端。或者说,由目前的“哭泣曲线”,走向“微笑曲线”。
其实,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雄心壮志,功夫可能“在诗外”。也就是说,从政府角度来说,那些复杂、时髦的概念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回归本位,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让企业和全社会来唱主角,而不政府、国有企业和少数特权民企自拉自唱。否则,概念再时髦、规划再具体,都是空的。比如,国家振兴东北搞了两轮,方案出了一堆,起到实际作用了吗?
政府应该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做什么?不外乎以下几点:
1、真正保护知识产权。
2、维护市场公平,反对垄断。
3、降低企业税负,包括在员工五险一金上沉重负担。
4、放权,尽量减少审批,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5、反腐败,建立廉政、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6、让人民币汇率政策变得有利于制造业,而不是炒股炒房的人。
至于什么是工业现代化,如何实现工业现代化,如何开拓海外市场等等,其实都可以交给市场来完成。当政府不再是千手千眼观音的时候,一个真正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才能真正到来,工业现代化也就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