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将“降准”20次?!

(2015-02-05 23:26:22)
标签:

财经

 

从2月5日起,央行全面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大型金融机构从20%降至19.5%,中小金融机构除享受“定向降准”待遇的以外(过去近一年,有三次定向降准),从16.5%降至16%。

 

正当大家对未来一年,央行还将降准几次进行猜测的时候,麦格理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Larry Hu出语惊人:未来五年中国至少还有20次降准,存款准备金率会下调至10%以下,相较于其他国家仍然太高,许多国家都是0。也就是说,中国的降准之路才刚刚开始。

 

那么,Hu的预测正确吗?如果在未来5年连续降准至10%,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你关注“天天说钱”专栏,就会发现我其实也持类似的观点,比如我今天(2月5日)在深圳商报A2版的专栏文章,题目就是《央行开启新一轮“降准周期”》。但我对于未来5年会不会降准20次,持怀疑态度。

 

众所周知,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撬动资金供应的杠杆。自从人类发明了货币,特别是银行之后,货币的产生就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比如你把100万元钱存入银行,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一说,银行可以将这100万元贷款给甲,甲拿到钱其实不会持有现金,仍然存入银行,以便随时使用。然后银行又可以贷款给乙,乙方仍然选择存入银行。这时候,你、甲和乙在银行账户上都有100万元,随时可以调遣。100万元,就变成了300万元。所以,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没有人持有现金的话,只要央行发行出1块钱,全社会的货币供应量就是无限的。

 

但大家钱包里、家里都会有一些现金,贪官就更多。此外,央行为了防范风险,会要求银行按照存款比例缴纳存款准备金,银行本身还有超额准备金。正是因为有这些因素,货币才没有无限制衍生下去。

 

其中对货币衍生调节作用最大的,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粗略地说,用1除以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货币乘数。比如在此前20%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理论上的货币乘数就是1÷20%=5。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央行每发行1万亿人民币基础货币,全社会实际增加5万亿资金(扣除个人手持现金和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因素,2月5日前实际货币乘数是4.2左右)。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粗略推算出来,如果央行把存款准备金率从20%降低到10%,货币乘数将从4.3变成8.6。根据央行统计,到2014年12月底,中国的广义货币M2总量是122.8万亿元。如果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10%,则M2将翻倍,变成245.6万亿。如果未来5年,中国每年的GDP增速为7%,则5年后大约是目前的1.4倍。在社会财富总量增长1.4倍的情况下,M2增速达到100%,将会发生什么?

 

没错,当然是通胀!中国过去15年(1999年到2014年),广义货币增长了10倍。而这10年,表面上看中国发展迅速,城市越来越光鲜,但大多数人实际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少呢?估计每个人心里都有数。反正大学毕业生,从刚毕业就是中产,变成了刚毕业就是城市贫民。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人民币急剧对内贬值。如果你没有在这个资产泡沫化过程中参与分红(买2套或2套以上的房子),那么你的社会阶层肯定是下移的。

 

未来5年,中国仍然会维持人民币计价资产的泡沫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泡沫破裂的风险,谁都无法承受。国家惟一的希望,是通过改革,激活民间创新、创业热情,最终填实泡沫。所以自2012年5月最后一次降准,2012年7月最后一次降息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管理层迟迟不愿使用降准和降息这种调控措施,而中国广义货币M2增速也逐年降低。

 

因为管理层心里很明白,仅仅填充现有泡沫,就已经非常费力。如果未来继续吹大泡沫,填充的难度更大,破裂的可能性就更高。但在保增长、保就业的压力下,某个阶段里还必须继续吹大泡沫。比如2015年到2016年,就是这样。

 

此外,“连续降准”必将发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人民币发行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折。我在昨天的专栏文章里写道:

 

2015年,还会有几次降准?我估计,至少还会有两次。这不仅仅是次级经济的需要,还是因为人民币发行机制,在2014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由于持续存在贸易顺差,中国又有外汇管制,所以涌入中国的外币,必须兑换成人民币。拿什么收购这些外币?只能发行更多的人民币。所以过去二十来年,中国的人民币发行是被贸易顺差和投资顺差推着走,存在货币超发现象。为了降低通胀,就必须保持比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2014年开始,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都逐步实现了平衡,所以未来人民币发行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存款准备金率长期看,将逐步走低。

 

所以,现阶段的降准跟外汇占款时代的降准,其实已经具有了不同含义,算不算“大水漫灌”,关键看M2增速。我觉得,如果政府足够理性,未来5年降准20次(20×0.5%=10%)可能性不大,估计是10到12次。如果超过这个次数,比较严重的通胀就将发生,人民币汇率也将出现大幅贬值,那应该是金融危机爆发时的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