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见微才能知著。
刚刚过去的一周,正如我在《关于当前股市的8大猜想》里预测的那样,管理层和市场主力之间已经开始出现裂痕。
这是必然的。历次政策性牛市,在行情启动后都会出现这一现象。因为牛市是“打激素”催生的,所以市场主力急于在短期内拉高,引诱散户入场,然后出货,套现利润,他们害怕将来政策突变,更害怕出现黑天鹅事件。但管理层想法不同,他们希望“慢牛”,“长牛”,这样可以让股市为“保增长”多做一些贡献。说白了,市场主力目标是赚快钱,将利润最大化;管理层则是为了多融资,拉动GDP。这两个想法,本来就是有矛盾的。
目前的“裂痕”可以通过三个现象获得证明:
一是在周四(12月4日)晚,银监会出面辟谣说,普通理财产品不能炒股。因为当天市场疯传,说数万亿理财产品将被允许进入股市。此前官方的几次辟谣,都针对“利空”,这是近期第一次针对“利好”辟谣。
二是周五(12月5日)下午证监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股市稳定健康运行需要市场各方共同建设,共同维护,共同珍惜。研究机构应依法发布客观公正的研究报告,合理引导投资者预期。希望广大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尊重市场、敬畏市场,牢记股市有风险,量力而行,不要被市场上卖房炒股、借钱炒股言论所误导,不要盲目跟风炒作。证券交易所要加强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和交易监管,确保市场安全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发言人还表示,股市坐庄操纵股价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所抬头,证监会将坚决予以打击,保护投资者权益。
这说明什么?说明证监会对那些“5000点”、“10000”点的“说胡话式研报”不认同,对市场主力凶悍、无所顾忌的坐庄方式开始不满。相信随后,会有一系列降温行动。
三是12月4日和5日两天,新华社播发了两条正式稿件,为股市降温。其中12月4日的文章标题是《A股要“把猪吹上天” 信心爆棚还是疯狂?》,文章称:“股指攀升,风险也亦步亦趋。2007年沪指攀上6124点之后的狂泻,曾让众多股民感受过切肤之痛。”
12月5日新华社文章的标题是《真正的“牛市”仍赖制度保障》,文章称:跃居全球第二大股市的A股依然难以摆脱依赖政策和资金驱动的模式;真正的“牛市”是需要制度加以保障的;只有通过扎实的制度建设,中国股市才有可能改变牛短熊长和波动剧烈的特征,迎来一轮“真正的牛市”。
言下之意,目前股市并不是真正的牛市!这跟8月31日至9月2日,新华社连续3天发表多篇“呼唤牛市”的文章,简直是相映成趣!
综上所述,只能说明一点:“疯牛行情”不仅仅没有基本面的支撑,目前也失去了管理层的“欢心”,所以股市下周大幅震荡不可避免。但管理层更不愿意看到行情戛然而止,所以如果出现暴跌,还会出利好相救。
此外,我还注意到,被新华社等官方媒体造势的“降低准款准备金率迫在眉睫”,在疯牛当前的情况下显然“暂时不宜推出”,变得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或者,这个政策被暂时储藏,以备股市真正暴跌的时候使用吧。
总之,下周股市比较凶险。而市场主力也乐于借着管理层的警告,来一轮比较残酷的洗盘,通过制造新的波动赚钱(你永远不要低估庄家阳奉阴违、借力打力、听风便是雨的天赋)。散户当谨慎,做期指的投资者尤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