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天说钱
天天说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997
  • 关注人气:7,5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心!上市公司高管纷纷“逃亡”

(2014-09-20 23:56:43)
标签:

股票

 

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

 

正当国泰君安摇旗呐喊,率领一帮“死多头”杀入A股“拥抱牛市”的时候,数千名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正在逃离这个市场。

 

9月19日的《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5日,今年A股上市公司共公布了约2000份高管辞职公告,实际离职的董事、监事、管理层人数远超公告数。

 

这篇报道还透露,今年有110家上市公司“一把手”(董事长)离职,某些些上市公司还出现了一年之内,两任董事长先后辞职的情况。

 

如果你熟悉证券市场就知道,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潮”的出现已经有些年头。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找到无数篇报道。比如2012年秋天,一篇报道就总结说,当年1到8月已有1145家上市公司发布高管离职公告,这一数字比2011年前8个月的880家增长了30%。只不过,今年以来的“离职潮”更为汹涌澎湃,人数更多而已。

 

上市公司高管是非常体面的职业,社会地位、个人收入一般来说都高于普通企业。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慌不择路地“逃亡”呢?

 

理由成千上万,或铿锵有力、或动人肺腑,但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兑现利润。也就是说,辞职是为了抛股票,把自己多年来打拼赚的钱兑现。

 

问题就来了:公司都上市了,应该说未来更有发展前景,多经营几年,收益不是会更高吗?卖了股票走人,岂不太短视了。

 

其实,每年数千上市公司高管“胜利大逃亡”,透露了中国股市最大的秘密:这是一个上市制度畸形的市场,估值畸形的市场;“得手后逃走”能获得的利润,远远高过正常经营,长期持有。而证券市场,又是当前中国的一个隐喻。看看刚刚兴起的官场辞职热,以及正进入高潮的富人移民热,你就懂了。

 

说到这里,还是要重复一下我的那个“河流、大坝理论”。中国的上市制度,如同在自然流淌的河流里修筑了一条三峡大坝。上市,如同鲤鱼跳龙门,进入到大坝之内。而大坝,就是上市审批制度,或者说就是证监会和交易所的上市批文。甲乙两家公司在一个行业内竞争,甲的利润是乙的5倍,专利获得量是乙的10倍。但乙有关系,或者引入了有权有势的股东,最终乙上市了。而且因为有良好的包装,乙的估值可能是未上市的甲公司的10倍。

 

这时候,乙的高管会做什么?会一直经营下去吗?他们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采用非法手段打击竞争对手甲公司,将来肯定会在竞争中失败,上市时化的妆也会逐步脱落。所以,卖掉股票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卖掉股票、获取暴利之后,可以换个“壳”再来一次“鲤鱼跳龙门”。

 

那么,如果甲公司上市了呢?它的高管也有足够的动力“逃亡”。因为在中小板、创业板上,公司市盈率往往达到60到100倍。也就是说,高管们等分红,拿到相当于股票市值的钱需要60到100年,但如果选择辞职、卖掉股票,就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兑现红利,这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底,一是因为市场给上市公司的估值太高,诱惑太大;二是企业真正经营环境不佳,压力太大。从近年来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潮愈演愈烈来看,这种现象在加剧。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股市能真正走牛吗?散户能安全赚到钱吗?中国股市能避免沦为一个赌场吗?忙着逃亡的上市公司高管们,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再次推导出IPO注册制的势在必行。只有废除行政审批,通过注册制降低上市门槛,让企业在上市后竞争,而不是在上市时竞争,同时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真正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只有这样,没有关系的好企业才能上市,股民才能买到便宜的股票,中国股市才不会泡沫重重,上市公司高管也才不会在上市后,如“骗子得手”一般匆匆出逃。

 

惟其如此,这个股市才会好,这个国家才会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