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额宝为何“必须”僵尸化

(2014-07-02 09:27:45)
标签:

股票

 

今年一季度的“话题王”余额宝,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除了偶尔看到有人“吐槽”其收益不断下滑外,很少能看到关于余额宝的消息了。至于“上头条”,更是跟它无关了。

 

昨天(7月1日)余额宝公布了二季度的核心数据。资料显示,到6月30日余额宝规模为5741.6亿元,只比一季度末增长了330亿元,增量不到今年一季度的十分之一。事实上,余额宝推出一年来增长最快的就是2014年一季度,目前“家底”的63%都是一季度“挣下的”。

 

其实一季度的火爆,就是今天回归平淡的根本原因。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季度”里,余额宝平均每天进账40亿,各大银行眼睁睁看着资金流走,我相信当时很多行长都嗅到了末日的气息。随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余额宝遭遇到从监管方到传统银行的围剿,当然还有百度、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兄弟的竞争。先是各大银行联手限制向余额宝转款,然后提出要让货币基金缴纳存款准备金,最近两天又传出要取消“货币基金提前支取不罚息”的消息。

 

在二季度,各大银行还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余额宝”,借助传统的客户资源分流余额宝的资金来源。此外,各大银行还达成某种同盟,在“购买”各类“宝宝”们的资金时,尽量压低价格。

 

于是从二季度开始,余额宝的收益率就一路下滑,而且基本上不回头。很快从最初6个多点下滑到目前的4.2%附近,估计未来会略微跌破4%。收益率的不断下滑,终止了余额宝快速增长的神话。至少大额资金不会再买余额宝,因为银行提供的2到3个月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已经高过余额宝1个点以上,代价仅仅是被冻结2到3个月而已。

 

余额宝收益率下滑固然有银行竞争和封杀的因素,但马云选择“自宫”也是重要原因。早在3月份,马云就说过“余额宝虽死犹荣”的话,他当时显然准备放弃这个产品,因为“监管的压力”实在太大。但好端端的余额宝被传统银行和监管者“逼死”,这显然有碍观瞻,今年毕竟是“说好了的”新一轮改革的“元年”。但余额宝延续一季度的火爆迅速做大,威胁传统银行业,肯定是不允许的,因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于公于私”都不允许互联网颠覆传统银行业。所以余额宝只有一条路可走:僵尸化。

 

马云是聪明人,所以我猜余额宝在二季度收益率“坐滑梯”固然有市场竞争因素,有银行封杀因素,有货币供应量逐步走向宽松的更大背景,但肯定还有马云“自宫因素”。毕竟,阿里巴巴在一季度末收获了一个民营银行的名额,将来要跟“那个圈子”打交道。而且支付宝前程远大,不能因为余额宝一个产品跟人撕破脸。阿里巴巴也在筹备海外上市,这时候后院不能起火。识时务者为俊杰,马云当然是俊杰、

 

前两天,清华大学金融学院院长、前人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一个论坛上说,余额宝本质就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销售金融产品、理财产品,传统金融机构掌握着非常健全的支付结算系统和几亿的客户账户,在网上销售金融产品应该说是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所以余额宝已经基本做到极致了。她认为相比之下,P2P和众筹反而比各类“宝宝”们更有前途。

 

吴晓灵的判断固然不能算错,但余额宝们在未来两三年内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的存在可以对传统银行产生威慑,防止这些金融业的“既得利益者”在利率市场化上复辟、走回头路。总之一句话:有余额宝在,银行就不太敢欺负散户。

 

即便“僵尸化”,“宝宝”们也不能死。

 

“天天说钱”是一个原创财经评论发布平台,以相同的栏目名称,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微信、搜狐博客、搜狐新闻客户端等平台同步更新。微信公众订阅号tttmoney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订阅。)

 

银行“罕见表态”的玄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