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哭了,证监会的方寸乱了

(2014-03-28 10:52:15)
标签:

财经

 

昨天(3月27日)收市后证监会突然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沪深市场之间自主选择上市地,不再与企业公开发行股数多少挂钩。

 

这是什么意思?它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自2000年以后,深交所和上交所的定位进行了重大调整,两个交易所错位发展。上海是老大,当然首选主板市场,目标是纽约证券交易所。深圳受命搞中小板和创业板,目标是纳斯达克市场。

 

2004年,深圳中小板开张,再往后创业板也开始运作。在最初的日子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IPO新发股本低于1亿的去深圳,高于1亿的去上海。但几年运作下来,上海就不乐意了。因为中小企业毕竟数量多,大企业数量有限,上交所眼看着就被深交所超过了。于是在2010年11月,证监会对规则进行了第一次调整。调整后,IPO股本低于5000万的去深圳上市,超过8000万的去上海上市,中间的自主选择。

 

虽然证监会在两个交易所竞争中,已经拉了一次“偏架”,给上交所送上了大蛋糕,但最近3年上交所的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上交所对抗创业板的“核武器”——国际板,因为股民和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对胎死腹中。今年,随着IPO再次重启,上交所每天交易量只有深交所的8成。而上交所总市值是深交所的1.59倍,流通市值是深交所的2倍。上交所的冷清,可见一斑。为此,上交所非常焦虑,先后提出了蓝筹公司发行优先股,上证50指数股票T+0,以及创立“战略新兴产业板块”等。

 

今年3月5日,我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焦虑》一文中写到:永远别替上海担心,就如同永远不要替美国人担心一样:美国人有上帝护佑,上海有北京护佑。上海与深圳,大概像是“老爷”的两个太太,上海明媒正娶、公主身份,是既定的永远的老大,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深圳呢?以前是小妾,后来转正做了二太太。但二太太级别低、背景弱,有什么好首饰,常常被大太太抢走,比如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君安证券等等。现如今,“老爷”从二太太的丫鬟里,新收了一个做通房大丫头(“新三板”),多少有点惭愧。所以,只要大太太焦虑,事情就会有转机。

 

话音刚落,我的预言就“超预期”地兑现了:优先股已经成行,T+0在酝酿。“战略新兴产业板”不是大伙儿有意见吗,那么不提了,让上市公司自主选择上市地。什么中小板、创业板、主板,都可以打乱了来。只要上海需要,什么分工、定位,统统可以让路。所以,按照这个文件,以后上交所也可以有创业板、中小板。但是不是公开这样叫,另说。

 

熟悉中国证券市场历史的人都知道,2000年的时候,以让深交所筹备创业板为名,暂停深圳新股上市达4年之久,人为拉开上交所和深交所的差距。那4年里,深圳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少金融证券机构外迁,民间流行“深圳被抛弃”的说法。那时候,证监会怎么不让企业自主选择,两市均衡发展?等中小板、创业板先后出炉,上交所稍有不如意,证监会就调整既定的游戏规则,2010年一次,2014年一次。只是这次更彻底,以企业自主选择和均衡发展为由,竟然将两市的定位都打破了。

 

那既然上交所可以将中小板、创业板企业拿去上市,北京的“新三板”未来会不会变成真正的北京证券交易所,都很难说。因为一旦没有了规矩,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恕我直言,最近半年多以来,证监会的方寸已经大乱,不少决定都显得草率。

 

本文作者:天天说钱;欢迎转载,但必须保留署名。“天天说钱”是一个原创财经评论发布平台,以相同的栏目名称,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微信和搜狐新闻客户端同步更新。微信公众订阅号tttmoney免费为你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你可以扫描下面第一个二维码订阅。此外,还可以扫描第二个二维码,通过搜狐新闻客户端订阅。)

银行“罕见表态”的玄机 

 

3月13日,腾讯们遇到了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