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进资金的运用一直困扰着我,每年年初发年终奖前后,我都得为如何合理分配这笔资金做足功课,其中不免要烧烧香拜拜菩萨。所幸的是,今年的市场很配合,在资金到账之后跌了不小一阵子,让我有机会以较低价格拿到较大的头寸。
前几天,伟大的革命导师,辛巴同志发表了博文《百箭一号》,其中讲到:
假设给我一笔钱,我又必须在这样点位开始(标记一下:2014年11月3日上证2430点),那么,我应如何进行呢?每个股票投入约4%-1%左右,现金余额为60%。
我在该文下留言如下:
【一点分歧】和辛巴的一点不同,如果给我一笔钱让我现在建仓,我会一下子建到七成,和我现在的组合一样。
问题的本质,是买入和继续持有的差异。
买入和继续持有是否一样?
一样吗?
不一样吗?
一、继续持有和买入是一样的
假设1元买入一只股票,它涨到2元了,而且它确定能涨到10元,那么,在2元时继续持有这只股票,和在2元时买入这只股票,结果是一样的,我的意思是,在股票2元的这个时点,策略一(继续持有)和策略二(买入)是一致的。
然而,在股票2元这个时点,谁也不知接下来的走势会怎样。假设之后它从2元涨到4元吧,那继续持有的结果是(自决策算起)盈利100%,买入的结果也是盈利100%;假设之后它从2元跌回1元吧,那继续持有的结果是(自决策算起)亏损50%,买入的结果也是盈利50%。
可以看出,在股票升到2元的这个时点,继续持有和买入,对你的实际作用是一样的—要不导致你多赚一样多的钱,要不导致你多亏一样多的钱。
唯一不同的是,如果是从2元涨到10元,你的账户里显示你在这只股票上盈利是1000%,或者是500%;如果是从2元跌回1元,你的账户里显示你在这只股票上不亏不赚,或者是亏损50%。
前者当然比后者更让人好受一些,其实,这就如《庄子》里讲到的,早上给猴子三个桃,下午给四个桃,猴子就不爽;早上给四个,下午给三个,猴子就很高兴。
二、继续持有和买入是不一样
以上的思考似乎有点毁三观,这和我们一直坚持的安全边际、不亏损好像完全不一致啊!其实不然,我们再回顾一下以上结论:站在“股票涨到2元”这个时点来看,买入特定的一只股票,和继续持有这只股票,这两个策略是无差别的。
稍微注意一下就能发现,实际投资过程中,我完全不必按以上假设玩,比如说,我完全可以在“股票还没涨到2元”之前做决策。
从静态来看,在股票1元时买入,比起股票涨到2元才买入,亏损概率较低,如亏损则幅度也较小;盈利概率更高,如盈利则幅度也较大。那么,买得便宜当然是实现成功投资的法宝。
从动态来看,投资者如果长期坚持安全边际,那么他的每一次买入,都承担着更小的风险,却能预期更高的收益,所以,“一底胜千牛,我的爱在最深处”。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假设给我一笔钱,我又必须在这样点位开始(标记一下:2014年11月3日上证2430点),那么,我应如何进行呢?很明显,这是“站在“股票涨到2元”这个时点来看“,所以我选择一下子建到七成,和我现在的组合一样。
当然,以上结论,大前提是假设总仓位和市场涨跌高度相关,这是我投资体系的重要一环。所以,我的思路是,根据对市场的大致判断,先确定总仓位目标,在这个大前提下配股。如果投资体系和我不一致,则以上讨论无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