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廉政联”拾掇

(2022-08-05 20:40:32)
标签:

杂谈

  古代“廉政联”拾掇

                                                                                                           

  在古代,大凡清廉、贤明的官吏,总喜欢在官署衙门上挂对联,以表明为官者的心迹、官德,倡导“清、慎、勤”的从政思想,而且又便于让人监督和检察。正如对联曰:

      丹心一颗,千金哪比人格贵;

      清风两袖,万贯不移品行贞。

  请看,清代赵慎畛在任职桂林知府时,为告诫自己,在府衙上贴有一副对联:

      当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为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此联道出了为政之要义。

  清代人陈景登在地瘠人贫的晋州(今河北省晋县)做官时,针对这样的现状,他悬联自戒,联曰:

       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

       眼前皆瘠地,存心不刮地皮。

仔细一想,此联既是对自己敲警钟,亦是对那些“刮地皮”者的讥讽!

  据说,清代时有一位朱姓的督学,为人非常正直。有一次,他奉旨去故乡浙江监考。朱督学一到考场,便题写一联于堂上,联曰: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朋友皆谅我;

         镜心普照,但靠文字,平奇浓淡不冤笔。

此联一出,那些无真才实学而想行贿送礼及托人走后门的“拙笔”者,只好乖乖地“退避三舍”了。

  清代文学家吕璜,曾遭冤狱多年,深知其中之苦。平反后,任浙江庆元县知县时,在大堂上悬挂楹联,联曰: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究害了自己。

其意在告诫自己,防止错判;同时也劝告人们,以减少讼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