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厕所对联 趣说
厕所,虽不是大雅之堂,却是我们经常要进出的场所。在2013年7月24日的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1月19日设立为“世界厕所日”。
今天想谈谈有关厕所的对联。
如清代学者魏善伯所题的厕所联:
文成自古称三上;作赋而今过十年。
上联来自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归田录》中之语:“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
下联则借用了西晋文学家左思写《三都赋》之典。为创作《三都赋》,左思耗时十载,家中处处放有纸笔,连厕所也不例外,偶有所得,立即记下。
此对联运用了两个与厕所有关的典故,于污秽之处见典雅之事!
有趣的厕联,大多会运用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以达到出奇制胜,引人一笑之效果!
徐悲鸿先生在解放前,曾为某公厕撰写过一副对联,联曰:
到此方无中饱去;何人不为急公来。
作者寓意深刻,用指桑骂槐之手法,抨击当时官场的贪污腐败之风!
公厕对联的内容还有:
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
凭你齐天大圣,闯其所,只宜屈膝弯腰。
进去百步紧;
出来一身松。
静坐觅诗句;
放松听清泉。
大开方便之门;
解决后股之忧。
更有趣的,如: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带;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俯首称臣。
还有一副难得一见的“隐字”厕所对联,联曰:
七条严妇戒;
四品受夫封。
在封建社会,妇女有“七出”戒律,触犯其中任一条,都可能被丈夫休弃并逐出家门,所以,上联据此而暗藏“出”字;下联暗藏“恭”字,因为古代四品官之妻封号为“恭人”。上下联合成“出恭”,即入厕也!巧用隐语,构思精妙,很有技术含量!
如今的某些公厕对联,更融入了现代元素,如:
欢迎领导常来蹲点;喜接平民复往净身。
效率即是生命,踞蹲,务必审时度势;时间便是金钱,排泄,应该夺秒争分。
男女有别,来此方便,须看清去向;大小均可,入内轻松,请注意卫生。
有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