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及他的《望大陆》诗
(2022-06-24 20:17:30)
标签:
杂谈 |
1964年11月10日,曾给蒋经国、蒋纬国写过“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联句、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有民族气节”的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驾鹤西去,享年86岁。
自1964年8月中旬起,于老先生因病入住台北荣民总医院。在9月的某一天,他的老部下杨亮功到医院探望。于右任很高兴,但由于老先生病重及喉咙发炎,无法说话。杨亮功问道:“院长(注:于右任去台湾后担任有职无权的台湾‘监察院院长’之职)有什么事情吩咐我?”于右任,略思片刻后,伸出一个指头。杨亮功不知其意说:“院长,我不知你讲的是什么意思,你用笔告诉我行不行?”杨递上一支笔,不料于老先生握不住笔,无法写出。过了一会儿,于右任又向杨亮功伸出三个手指,杨又问:“院长,是不是对举债赴美留学的三公子心中放不下?”于老仍摇摇头。杨亮功只好说:“院长,等你身体好一些后,再来问你刚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行不行?”于右任点了点头。但后来,于右任的病一天重于一天,并且陷于昏迷。杨亮功虽数次来看于右任,却无法问出他伸一个手指、三个手指是什么意思。此后,于老先生与世长辞,没有留下任何遗言。
而于老先生的一个指头、三个指头代表什么意思?一直是杨亮功心中的一个谜。有一次,资深报人陆铿去看望杨亮功。杨将此事告知陆铿,陆铿认为应该这样去理解于右任的“一个指头、三个指头”:将来中国统一了,将他的灵柩运回大陆,归葬于陕西三原县(归属西安市)故里……
于右任老先生病逝后,从他的日记中看到:
一则是1962年1月24日写的:“我百年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旁注:“山要最高者,树要最大者。”还在“高”字旁画个圈,强调登高遥望大陆的心情。
另一则是在1962年1月12日写的,即著名的爱国诗篇《望大陆》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囯有殇。
于右任老先生的这首传诵海内外的《望大陆》诗,以“离骚体”形式出现,不仅反映了于老先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倾慕,更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和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并且还道出了无数他乡游子的共同心声,是盼望祖国统一的“思乡”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