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还是被迫过着现在的生活?

(2016-04-20 18:30:58)
标签:

杂谈

究竟是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还是被迫过着现在的生活,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

因为当过多年记者,我有机会看生活的多样性。我试着准确地向你描述这种感觉:几年前的一天,我从青海玉树飞到了上海。起飞前,我刚刚告别了一些喇嘛,他们在结古寺坍塌的大殿边上安静地望着天空,思考“劫”和轮回;然后在上海,我立即参加了一个浮华的聚会,人们享受着红酒、短裙和快速的相识。

不同生活方式的巨大跨度带来一种卓越的美感。因为是面对着自己选定的人生,他们都沉浸其中,感到满足。

存在与自己生活完全不同的可能性,这给人们带来期待。对那些困在一种生活中的人来说,可以选择其它生活,意味着获救的希望。

“世界这么大”流行之后,我看到许多反驳。其中一个是:世界那么大又如何,你也只能选择一种生活。这种观点指向了一个可悲的结论:那么大的世界其实只是种幻象,最终我们会局限在自己确定的生活里。

但它忽视了一个重要区别。从许多可能性中选择一种,和只有一种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

一个大的世界给我们带来的是选择的自由,是尝试不同的人生的机会。我们并不该被限定在确定的、无法更改的命运里。

正因为世界这么大,我们才可以选。呼喊“世界那么大”的人,只是不愿意生下来只有一条路可走。

只有当人拥有了选择的权力,他才能心甘情愿地承担选择的结果。思考“选择什么”的过程,是按照自己的情境进行理性和感性判断的过程。我们可以不按照他人的眼光选择爱人、朋友和自己的生活,并且在最大程度上使选择合乎内心。

我曾经推荐过保罗·格雷厄姆的《远大雄心》,他给出的关键建议是,如果你壮志在胸,就得反复试验去哪里生活。

“除非你已经确定了要做什么以及哪里是事业的中心,否则你年轻时最好多挪几次窝。不在一个城市生活,很难辨别出来它发出什么消息,甚至你都很难发现它是否在发消息。而且你得到的信息经常是错的。”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正是去反复试验多种可能性,并最终知道自己该怎么选。假如我们被剥夺选择的权力,没有看过世界的样子就被安插在某个确定的位置上,我们就失去了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当我们充分行使了自己选择的权力,看过全世界的样子并确定了最渴望的生活方式,我们就可以底气十足地维护它。当世界大到可以容纳许多不同的选择,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对一种生活方式说对错。

在互联网上,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被展露出来。有人在广大的世界里选择独居在荒山里,有人却愿意在灯红酒绿的都市虚掷时光。生活提供了足够多的可能,只要是自己选择的,他人不应该指责或反对。

我们只会对哪些被迫选择的生活感到遗憾。我曾经在甘肃的沙漠边缘拜访过一对夫妇。他们是那个村庄最后一户人家,困惑,寂寞。晚上,他们会看着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想象一下遥远的广西。这种感觉让人心疼。相比之下,那些甘愿离开城市住进沙漠里的人(我真的认识一些住进丹巴吉林沙漠里的人),就不会让人觉得心疼,反倒让人感到欣慰。

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否有机会走进一个更大的世界,在于他们是否拥有选择的权力。

如果你对生活有困惑,可以想一想,你是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还是被迫过着现在的生活?我提醒你无论如何要努力保护自己选择的权力,这是一个很大的世界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机会。


微博关注话题 #旧世相#,就可以在每周的18:30获得至少三篇的旧世相文章推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