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时拾史事
时拾史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019
  • 关注人气:7,3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老道家——看司马谈如何说“道”

(2015-11-02 22:52:18)

作者:刘泽星

黄老道家——看司马谈如何说“道”

作者简介:刘泽星,青岛人,喜读兵家、法家之言,而统于黄老之学,热爱历史,见解独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太史令司马谈先生在《论六家要旨》曾言:“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司马谈先生此处所言之“道家”,即历史上所谓的“黄老道家”一脉。作为史官,又亲身经历汉朝“文景之治”的盛世,他的言论足以代表当时人们对于道家思想的普遍认知。而且也为后世对于道、儒、墨、法、名、阴阳等诸子百家思想之比较,留下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于司马谈先生的这番议论,笔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足万物“一句,是言明“道体”。我所说的这个“道体”,不是通常所称的“道之体”,而是指道家思想观念的“主体”,亦即道家思想的“核心”。

第二部分,从“其为术也”至“撮名法之要”这一段,讲的是“黄老道家”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学术思想之来源,乃是以道家思想为根本,融合“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先秦诸子各家学说之精华,指出了“黄老道家”是一个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大的思想流派。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这一句,指的是“黄老道家”学派在各种具体的事相上,所采取的灵活、机动的处理方法。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

什么是“无为”?不滞方所形象,不被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人情、名相所迷惑,透过现象去观察本质,顺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无为”。也就是司马谈所讲的“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

什么是“无不为”?因循自然之道,起止动静无不符合大道运行的规律,人能够顺应这种规律和法则去做事情,就可以做到 “无所不宜”。谓之“无不为”。

整个第二部分讲的是“道用”。司马谈称之为“术”。

第三部分,“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这一句讲的是“事功”。以道家思想修身立命、体道而行。用之于身则能福寿绵长、不被灾殃;用之于国便可垂拱而治、天下无事。

综上,是笔者就司马谈先生的《论六家要旨》做的一个很简明的介绍,若是细细研判,详加考究,则难免长篇大论,恐无益也。

下面是本文作者的微信二维码,如果你喜欢他写的东西,就用实际行动表示一下吧:)

黄老道家——看司马谈如何说“道”

欢迎加入时拾史事读者QQ群,1群已满员,2群群号 30428330,欢迎喜欢历史的各位入群一起交流\(^o^)/~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你还可以通过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黄老道家——看司马谈如何说“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