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坛的故事|民国时地坛里修了养济院

(2015-03-12 15:11:01)
标签:

历史

文化

作者:杂了咕咚


http://p2.pstatp.com/large/2425/5739736062

51、除了溥仪,想东山再起的皇帝屡见不鲜,比如崇祯,励精图治要重整河山,可惜劲儿使大了,有要疯的节奏。再比如皇族慕容复及其父慕容博,已经疯了(溥仪的心还是挺大的,一生历经坎坷竟然没疯,虽然到处蹲监狱,还寿享六十来年)。溥仪也曾在11岁的懵懂季节,被皇帝了11天(11岁的溥仪,也许只是为了过个11天的生日,开个全国大趴踢,纪念来之不易的年龄。结果大家误会了,军人动抢动刀动飞机的,搞得伦家好紧脏,太不humor了吧)。不知道这次短暂的复位,对溥仪的复辟之心有多大的影响。

52、随着年龄增长,溥仪也想复辟。但复辟是需要各方面支持的,指着那帮老臣们是没戏了,他们已经被飞机扔进故宫里的炸弹吓跑了。只有指望外国势力了。当时的民国政府还很孱弱,也忌惮外国势力。溥仪找外国列强做靠山也在情理之中。那时的日本,一直觊觎着中国,一面跟中国政府斡旋,一面接触中国的反对派。他们希望中国越乱越好,好趁乱打劫。清朝在的时候,日本暗中支持孙中山及维新派反对清廷,清朝完了,民国初期,他们一直不忘了联络溥仪周围的人,拉拢溥仪的亲支近牌。溥仪是一个没怎么处理过朝政,没在社会上混过的小青年儿。既然大家都说日本好,溥仪自然也会对日本有些好感,有些许盼望。所以,日本有了困难,溥仪为日本捐助,也不算意外。

53、溥仪也有自己的打算,他是退位逊帝,在退位条约中,有明文规定,他对外没有任何发号施令的权利。对他来说,中国分成了2部分领土,属于他的后宫领土,和后宫以外的领土。整天在故宫里呆着出不去,完全就是传说中的活死人墓,更悲催的是连个姑姑也木有。这次日本关东大地震,灾祸极重举世关注。使溥仪觉得这是个在世界舞台发声的机会。可以为爱新觉罗家族的复辟打伏笔。退一步讲,由于受到了英国老师的影响,溥仪感觉到了外面世界很精彩,他的世界很无奈,复辟不了出国也好。通过这次慈善活动,让世界人民了解下自己,出下镜没坏处。

54、于是,溥仪决定用收门票开放地坛的形式赈灾。无论中外,人们对中国的皇家禁地,总会抱有惊奇之心的,踊跃参观的同时也会想到退位皇帝溥仪,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别说,溥仪此举还是收到广泛认可的,可惜好景不长,1924年11月5日,直系军阀冯玉祥突然冲进故宫后宫,将溥仪驱除紫禁城,并限定了2个小时的搬家时间,超时就拿炮轰。据说仓促逃离的溥仪甚至连一个苹果都没吃完。退位皇帝溥仪正式从皇宫退离了自己的位置,可以上街“烧拼”了。而地坛,从此跟皇家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了。销籍为民,永不录用。

55、那么当初溥仪为什么选择了地坛,作为赈济灾民的募捐场所呢?这要从清朝灭亡后,地坛的应用说起。虽然民国政府在清帝辞位优待条件中,说明地坛这类的宗庙永远奉祀,还给予特别保护。但实际上,并没做到。过了几年政府还因地制宜地在地坛里修建了养济院。养济院就是国家福利院,可以扶助一些鳏寡孤贫的穷困之人。唐代就有,清朝比较完善了,民国初继续沿用这个制度。

如果你喜欢这位作者写的东西,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奖励他吧:)

http://p1.pstatp.com/large/2424/6325033398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你还可以通过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鲜果、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http://p2.pstatp.com/large/2428/41042908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