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连载:地坛的故事(9)

(2015-02-12 17:43:09)
标签:

历史

文化

作者:杂了咕咚 ​

http://p2.pstatp.com/large/2187/154162792

36、在古代,祭祀是件大事,据记载,明朝初期竟然每年要有45个国家祭祀活动!每个月3次都不够。皇家根据不同的重要性,将祭祀分成不同的等级,领祭人的级别也不同,祭祀地神,是吉礼的大祭,属于最高等级的祭祀,需要天子亲自带队领祭。因为在地坛祭祀地祇神,是刚刚推出的明朝新项目,所以不但要定级别,还要制定相应的祭祀礼仪和流程。从人员的配备,到服装道具,再到歌舞的选择,都需要确定,比如开场跳哪种快闪,是最炫民族风,还是小苹果。并根据祭祀的不同阶段,制定8首不同的乐曲,另外,供奉食物的选择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从种类、数量到大小等等、等等。

37、去地坛祭地神是个大工程。礼部及相关部门,在夏至前2个月就开始准备。从这次开始,到祭祀当天不算,要有8次相关准备。而作为领衔主演的皇帝,当然要出工出力。先要准备祭文,在祭祀前三天沐浴更衣。祭祀时要以以臣下的姿态对地神行三叩九拜之礼,一共磕二百来个头,过程长达2个小时左右。平时不锻炼,再没个好身子骨,还真钉不下来。看来辣么多祭祀活动,还能起到锻炼的作用。有了祭祀,皇帝大臣们完全可以把健身房的入会费省了。

38、祭祀,对皇家社稷好处大大地,皇帝不但要当好主角,按说最好还要回回到,才显得心诚。但看历史记载,还不是。有些皇帝常常来,有些就来来看,有些连脸儿都不露。就拿嘉靖来说,天地分祀本是他的知识产权,是他在北京的城墙边花了一个圈,也只来了2回。整体讲,明朝皇帝来的少,清朝天子来的多。嘉靖第一回来,是地坛建成这一年(嘉靖九年),志得意满雄心勃勃的他,来给方泽做处女祀,第二次是嘉靖十四年。此时方泽已经叫地坛了。后来嘉靖主演当烦了,就不来了,直接做幕后了,嘉靖做幕后很敬业也很上瘾,别说祭祀了,连办公室都不去了,做幕后英雄近三十年,让人钦佩,后来嘉靖的孙子万历被爷爷的事迹所感动,也二十几年没上朝。

39、在众多皇帝中,没亲自莅临指导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有些是因为身体原因。比如康熙,后期年长干不动。而宣统溥仪是年幼干不了。领衔既然不能全勤,只能找替身了(角儿都是有替身的)。一般都是亲王或者太子,代皇帝行礼祭礼。反正都是家里人儿,胸怀宽广的大地母亲是不会见怪的。拜母最勤的是乾隆,来祭祀了60次,是皇帝中祭地的吉尼斯纪录保持者。虽然他在位60年来了60次,但他还不算全勤,因为其中有3年是以太子的身份,代替爹地来的,他来是当孙子的,不是儿子。真正的全勤王是嘉庆,在位25年来了25次,大宝年年见。

40、前面说的考勤表记录是天子们夏至来祭地的次数。遇到天灾人事了,地坛也是重要的祭祀之地。比如顺治登基和大婚的时候,比如康熙抓到南明桂王的时候,都会来地坛拜谢。特别是久旱不雨的时候,天子们会来地坛求地母赐福,在家靠父母嘛。不过这种情况,天子亲自来的少,派官员的时候多。皇帝中乾隆亲自来的次数最多,主要是为了求雨,为了表达诚意,祭祀的各种铺陈摆设从简,出行时不设仪仗,不坐辇,也就是没开道的,不坐车,绿色出行。后来的皇帝,也都效仿。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你还可以通过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鲜果、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投稿请发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http://p1.pstatp.com/large/2184/16015974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