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 |
大明宣德九年(1434年)七月,皇上给苏州下了一道特别的圣旨:“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令他所进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自运,要一千个。敕至,尔可协同他干办,不要误了,故敕。”
意思就是让苏州知府采办一千个品相好的蟋蟀,供皇上玩。
古往今来,这样离谱的圣旨不能说没有,但也实在少见。但皇上敢发,地方官也只好当正经事办。苏州知府况钟只能将任务摊派下去,而下面的官员也只能再逼更下面的官员,更下面的,就只好要么自己去捉,要么倾家荡产去买了。一时间,街面上蟋蟀价格猛涨数十倍,上好的蟋蟀甚至涨到了十几两黄金一只。民间鸡飞狗跳,纷纷外出捉蟋蟀,有幸运的就因一只蟋蟀升官发财,比上阵打仗还要迅速。一道圣旨,逼出无数悲欢故事。
苏州城西枫桥镇有个粮长,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讨钱去买的人之一。他在市场上看见一只品相上佳的蟋蟀,但价值昂贵,他用自己的坐骑交换才得以将其请回家。到家后,他妻妾听说一只小蛐蛐竟然价比骏马,心生好奇,想知道什么蛐蛐能到这样的地步,就偷偷揭开盖子看,没想到刚一打开笼子,那只蟋蟀一下跳了出去,立时逃得无影无踪。妻妾们见闯下大祸,吓得纷纷上吊自杀。粮长既失贡物,又丧亲人,只好也跟着自杀身亡。
这件事的真实版本,被记录在《皇明纪略》中,演绎版本,被蒲松龄写进了《聊斋志异》。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扫一扫二维码也可关注哦。你还可以通过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鲜果、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