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历史 |
作者:杨清筠
40多年前的北京城郊,一扇沉重的石门缓缓移动,伴随着众人的惊叹,神秘的明定陵向世界打开了!作为当时新
中国政府主动挖掘的唯一一座帝王陵,定陵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其价值不仅在于墓中旷世绝伦的文物珍宝,更在于它背后带着的一个时代的故事,这个时代,就是墓主的统治时期开始的,晚明时代。晚明,即整个大明王朝日落的全过程,混乱不堪却也异彩纷呈。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时,看看大明的余晖是怎样淡去的吧!
故事就从定陵墓主,万历皇帝讲起。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著名的不上班的懒蛋,长年不上朝而被冠以“怠政”之名。在位48年之久,期间张居正改革着实掀起一场中兴的波澜,可惜的是张居正死后不久那些改革措施就被他都废掉,于是说好的“中兴”变成了明亡的回光返照。他在位时,发起的“万历三大征”让明朝在中国历史上都亮了,过程爽了一把却让明内部亏得几乎吐血;商业开放GDP飘红却因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尖锐……万历一朝充满了纠结矛盾,就像他本人一样,喜怒无形,腹黑而懒惰,淫逸而忧郁…结果被史学家送了个“明亡自神宗始”的五星好评,也算是为孙辈崇祯分担些亡国之名的辛苦。万历是怎样接到这样评价的呢?我们先翻开它的万年臭名,从头计较,看看他不怎么美好的成长历程。
万历的童年是比较多舛的,因为痴迷道教的爷爷嘉靖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又坚信道士告诫的“二龙不可相见”的歪理,竟真避着不与儿孙见面,也没有给孙子万历起名,这倒霉孩子直到怪爷爷死后,即太子之位时才拥有了自己的名字:朱翊钧。然而没过几年,父亲隆庆皇帝也因靡乱的酒色生活掏空了身体,早早晏驾了。年仅九岁的小朱正式君临天下,年号万历。
小万历虽年幼,但很聪明很有主见,有个故事讲,他刚继位时,有个先帝的妃子,犯罪了,因为她偷偷让人带着一只金壶出宫,在当时皇上赏赐的东西是要记录在案的,有使用权但不能据为私人所有,更不能带出宫了。面对此事万历的处理是:不予治罪,且赏银与她救急,但叮嘱她,缺钱我给你,先帝赏的器物不可带出宫的。——这孩子有思想啊!处理得十分巧妙,法、情两不误,还博了个仁德的名!可见他是很聪慧的,那这聪慧的娃后来怎就为明的覆灭剪了彩呢?
登基后的万历立刻受到三位一体的捆绑教育,分别来自母亲李太后,太监冯保,及首辅大臣张居正。史料记载李太后“教帝颇严”,若万历犯了错,便严厉训斥,甚至要罚跪,小万历对母亲又恭敬又惧怕。而太后是怎样知道儿子的表现的呢?来自照顾皇帝起居生活的太监冯保,万历喊他“大伴”,“大伴”形影不离地伴在万历左右,也监督他的一举一动。学习与工作,则是精明强干的首辅大臣张居正亲自管理,教他治国之道、统治之术。在这样强大的团队管理下,万历逐渐长成一个尊听教导、熟知礼法的好少年。
然而,乖乖好少年万历在学会听长辈话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内敛、柔韧的性格,母亲、先生长年的捆绑式教育使他修炼成一个不愠不火中庸安然的淡定哥,这,决定了他在亲政之后的态度也是忍让温和的,所以在前朝大臣纷争、口水乱溅的乌烟瘴气的惊吓逼迫下,烦死了的万历干脆给自己放假了——“惹不得还躲不得乎”!
万历十五年,他正式宣布“静摄”,即不上朝,与骚扰他的群臣说“拜拜”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扫一扫二维码也可关注哦。你还可以通过网易云阅读、腾讯新闻客户端、zaker、鲜果、flipboard多种形式搜索订阅时拾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