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不去的城​

(2013-12-06 17:16:58)

进不去的城​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不需要外贸的,一切货品自给自足,域外新奇物品有藩国进贡。只为了对崇尚中国货品的洋商体现一点恩赐,朝廷在广州开设了一个港口,接待来做生意的洋商。为防这些未开化的蛮夷影响天朝子民,洋商都只能住在城外的商馆里,禁止进城,也禁止与天朝百姓接触,一切活动都只能通过朝廷指定的几名行商做中间人。
   大部分洋商都默默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但英国后来心思活络了。他们先后几次派了使节团北上,想跟大清朝廷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都未果。1834年干脆派了个勋爵律劳卑跑到广州,要求进城面见两广总督。天朝这边的反应是立即中断了商业活动,大批兵丁包围商馆,活活把勋爵赶回了澳门。律劳卑勋爵受辱之下,一病不起,没出一个月就去世了。
   进广州城这事因此成了英国的一块心病。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结束后,大清在武力压迫下与英国签署了《南京条约》,其中有一项就是允许英商在包括广州在内的五个口岸城市自由居住,换句话说,就是得让人家进城。然而,条约归条约,英国赢了战争,却还是进不了这座城。
   英国人要“按约进城”,广东官方也有意遵约执行。然而大清排外多年,一直拿自己当四海之主,百姓也都是这么想的,哪受得了蛮夷骑在自己头上?1842年底到1846年,广东弥漫着强烈的反洋情绪,地方士绅纷纷组织抗议活动,大街小巷被人张贴了“洋人进城一步格杀勿论,行商保护洋人将同样下场”的告示,民间出现“锄奸运动”。官方几次提出让洋人进城,都激起了骚乱,有时甚至引发了暴动。受民意压力,地方政府许多官僚也持强硬态度,一时间同仇敌忾众志成城,英人硬是不敢进城。
   1847年4月,失去耐心的英军攻击虎门,占领炮台。时任两广总督的“抚夷派”官僚耆英屈服,宣布英军两年后入城。此消息引发了全城恐慌,商户踊跃凑钱雇乡勇护城,而城外的反洋人事件也不断发生,1847年12月,6名英国人上岸打鸟被杀事件,把这股反洋热推向了一个高潮。反洋运动导致耆英被撤换,新来的徐广缙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态度,坚决不许洋人进城。这一切不仅没有引来什么麻烦,反而令英国人无奈地“表示遗憾”。朝野上下欢欣鼓舞,认为这是民意的胜利,广东人民还因此得到了朝廷颁发的一块匾额,上写四个大字——“众志成城”!
   火热的气氛是从1850年开始降温的。南京条约签署后,许多对华贸易慢慢迁移到上海等口岸,广州的经济地位逐渐降低,很多当地人的生计受到影响,光在梅岭一带从事货品运输的脚夫就有十万人失业。经济的衰退导致社会动荡,三合会等地下会社兴起。几年来为了护城已经导致官方开支增多,而现在的维稳大业尤其需要钱,1850年,两广总督徐广缙下令增收茶税以补贴维稳机构——地方团练。
   事情的发展总是朝着雪上加霜的方向演变,这年夏天,秘密会社引导的叛匪开始侵掠广东,两年后演变成大范围动乱。平叛加剧了对经费的需求,仅仅增收茶税已经不够了,皇上开恩免征广东两年田税的圣旨被政府偷偷隐瞒;1853年,地方士绅被要求捐输一个月的财产税,之后此举就成为定例。除此之外,商人们还不断被要求额外捐钱。
   对外侮的戒备变得遥远,现下的问题是内部矛盾。老百姓开始感觉英国人进不进城没那么重要,反倒是这个收苛捐杂税的政府才需要好好反一反。1852年,广东抗税运动蔓延,三角洲地区的治安不断恶化,绑票、抢劫经常出现,官民冲突天天发生。此时的政府想起了几年前民族情绪的可用,1853年曾想照猫画虎。时任总督的叶名琛令人散播洋人要进城的谣言,想以此把老百姓重新团结到官府周围,然而此一时彼一时,这招已经不再管用了。广州城内弥漫着恐慌情绪,对政府失去信心的士绅们开始希求英国人插手,但英国人也不想掺和这种乱局,宣布保持中立。
   1855年,叛乱终于平定。老百姓并没有迎来盼望已久的安定局面,而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大清洗和坐大了的地方团练的掠夺与欺压。团练是为剿匪而生的,现在没匪可剿了,百姓却依然要养着他们,又无事做又有武装的他们自己就快成了匪。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团练在政府暗中组织下,成为抵抗英军的恐怖分子,他们是用「杀洋奴」和在城里纵火来达到目标的----这终于让百姓彻底厌倦了他们。
   1858年,英军终于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广州城,并逮捕了总督、挟持了知府。从开始派使节寻求政府间对话到此时,已过了半个多世纪;从律劳卑要求有尊严进城到此时,过了20多年。让英军没有料到的是,百姓不再反他们了,但这种转向比当初的抵抗还让人受不了。在很多乡村,英军一出现,乡绅们就列队欢迎;在广州城,百姓把他们当成主持正义的青天,每天向他们请愿希望他们解决地方上的不公正和腐败。

   这个曾让英国人魂牵梦系的城,这个诡异的城,真让英国人无所适从。1861年10月,在进城3年后,英军主动撤出了广州。


图为清末的广州城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时拾史事”(帐号:historytalking)。想看轻松有趣的历史?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想知道历史中的各种稀奇古怪?关注我就对了。扫一扫二维码也可关注哦。现在你也可以通过Flipboard订阅“时拾史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