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凤姐的外貌看人物的个性特征。
(2019-01-14 17:00:19)
标签:
读书随笔 |
从凤姐的外貌看人物的个性特征。
《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是众多主要人物登场亮相的重头戏。作者调动多种手段,进行大量精彩纷呈的外貌描写,有的工笔雕琢,有的虚笔写意,浓妆淡抹,各具佳妙。而王熙凤的外貌描写更是张弛有度,入木三分,彰显了她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这是曹雪芹对王熙凤外貌特征的总体评价。王熙凤“与众姑娘不同”的“打扮”是一种炫耀性的“打扮”,是有其用心的,折射出王熙凤独特的心态。王熙凤未出嫁时,除“念书认字学针线”外,自幼养尊处优,是受着“假充男儿教养的”。这种奇特的经历 ,造就了她不同于一般女孩的独特的心态——既具有女孩的心理本能,又有男儿的“教养”。既爱好打扮,善于察颜观色、心胸狭窄,更是放纵自己、争强好胜、恃宠骄人,又颇有心计。王熙凤独特的心态形成于王府,嫁到贾府后,贾母、王夫人等人的宠爱,进一步助长了她的这种独特心态。贾母向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王熙凤与众不同的服饰也正是她那种放纵自己、恃宠骄人、争强好胜等独特心态的折射和外现。
王熙凤的这些佩饰是在向黛玉炫耀她的财富。“东海缺了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熙凤娘家(王府)经济实力之雄厚可想而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她婆家(贾府)财物之丰富由此可见。至于王熙凤本人的财富有多少,从她披金挂银、戴珠缀宝的服饰中略见一斑。同时,王熙凤又是贾府财物的实际支配者,贾府财物任其挥霍,假公济私、据为己有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对于虚荣心极强的王熙凤来说,财富之事有不便直言相告 ,但又得设法让黛玉知道。因此,她只好借助自己的服饰炫耀出来。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王熙凤此时此境中的服饰正是她所拥有的权势的象征。同是生活在贾府的“姑娘姊妹”,为何贾氏三姊妹的“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唯有王熙凤的打扮“与众姑娘不同”,究其原因,主要的是没有拥有王熙凤那样大的权力。王熙凤能支配贾府的财物,爱怎样就怎样,不需要经过他人之手。而贾氏三姊妹则不同,她们所需之财物,必须经过王熙凤这一关,要仰王熙凤之鼻息,王熙凤想给就给,想不给,只要找个托辞就可不给,贾氏三姊妹也奈何不得。从这点上看来,王熙凤这身奢侈华丽的“服饰”正是她手中至尊权力的物化、标志。王熙凤聪明能干,但她太缺乏文化情调的熏陶,不谙高雅为何物,她除了衣食享受和权力之争外,并无多少精神生活可言。因此,她的炫耀也是低品位的,显得俗不可耐。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凤姐的眉目美丽出众,很有特点。丹凤眼,柳叶眉,本是俊俏可爱的;但加上“三角”、“吊梢”便不同了,她已不是可爱而是有些可怕,在俊俏中透出狡猾之态、刁钻之貌、凶狠之气。这与凤姐的个性是一致的。她在府中是著名的“管家婆”,有“凤辣子”之称,工于心计,善使手段,泼辣凶悍。“身量苗条,体格风骚。”俊美中带着成熟与干练。黛玉与探春都是身材苗条的,但她们的美是纯洁、典雅的美,就像未经玷污的珍珠,晶莹可爱;而凤姐的“苗条”与“风骚”,却是世俗的美,多了几分圆熟和世故。
“粉面含春威不露。”在化着浓妆的面庞上,闪烁着温暖动人的光彩,却又深藏着那带几分险恶的“威”,这是多么形象的一张脸!只有凤姐才会有这样一张脸。在小说中,我们多次看到她“粉面含春威不露”的样子:毒设相思局,把愚昧的贾瑞害得悲惨地死去;弄权铁槛寺,徇私舞弊,聚敛钱财;借刀杀人,使柔弱的尤二姐含恨吞金自尽。在满面春风之下潜伏着凶狠,在温情脉脉之后暗藏着残暴。同时,不可抹杀的是,凤姐的“威”还体现在治家方面。她具有非凡的管理才能,办事爽利,泼辣大胆,这使她在众多女眷中脱颖而出。淡泊无为的李纨,懦弱无能的尤氏,与她相比无不黯然失色。协理宁国府一段最能体现她的管理才能,她在不熟悉的环境中指挥若定,把一切处理得井井有条。由此看来,凤姐本可以是一位令人欣赏的“女强人”,但她卑劣狠毒的一面又令人痛恨。
“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句则表明了她特别工于心计,善于逢迎的性格。她见人先笑,但对不同的人,她的笑也不同。对贾母、王夫人,她阿谀、献媚地笑;对宝玉、黛玉、宝钗,她热情、讨好地笑;对尤氏等人,她应付、敷衍地笑;对尤二姐、秋桐,“明是一盆火,暗示一把刀”。她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正因为凤姐如此工于心计,所以,她在贾府中八面玲珑,如鱼得水;统治者宠爱她,下人惧怕她、痛恨她。
凤姐这一形象在《红楼梦》人物群像中尤为突出,她一出场,作者就用这段生动的描写暗示了她的个性特点,而这段描写历来脍炙人口,成为外貌描写中的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