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巧言令色
(2019-01-14 16:59:10)
标签:
读书随笔 |
浅析《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巧言令色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中,王熙凤这位在贾府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 一出场,就展现出她工于心计、巧言令色的不同凡响。她初次见到林黛玉,就携黛玉的手以表亲热,并对林黛玉满面笑容,赞不绝口:“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还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是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王熙凤对林黛玉的一番恭维奉承的话,可谓八面玲珑,圆滑乖巧之至,耐人寻味。人们都说一箭双雕,而王熙凤的恭维可说是一箭多雕。
王熙凤这番话是对林黛玉的吹捧。王熙凤清楚地知道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她使出看家本领,极尽吹捧之能事,毫不掩饰地大加赞美林黛玉的美貌,讨好远道而来的林黛玉,获得其好感:“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沉鱼落雁之貌,闭月羞花之容,那毕竟是历史,可羡慕而不可得。而今天她王熙凤见到了倾国倾城胜莫愁的林黛玉,才相信这惊人的美貌是事实,她王熙凤算是开了眼界。王熙凤吹捧起来毫不脸红,一本正经,简直到了令人肉麻的地步。
王熙凤这番话是对祖宗贾母的阿谀奉承,这也是王熙凤的主要目的。她深知讨贾母欢心,也就是巩固她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权势。她赞美貌若天仙的林黛玉的“标致”和“通身的气派”超凡不俗,这一切又都源于贾母,无疑是变着花样拐弯抹角地为贾母贴金,唱赞歌。贾母听了,哪有心里不舒服的道理?尤其是一句,“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透露出贾母对林黛玉这个外孙女是疼爱有加,格外关怀。贾母嘴里说的心里想的都是你林黛玉,可见贾母的慈爱之情。王熙凤处处赞贾母,也时时为自己积累受宠的资本,巩固自己在贾府的权势地位。
王熙凤这番话也是对三春的恭维。王熙凤这样竭尽全力赞美林黛玉的标致,贾母的慈爱之情,但她也没有忘记还有身边的探春三姐妹。为了不冷落探春三姐妹,为了不引起她们的嫉妒和反感,王熙凤又不失时机地顺势称赞起探春三姐妹起来:“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言外之意就是说林黛玉的高贵儒雅的风度、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美若天仙的容貌,都是承接老祖宗贾母而来,和探春三姐妹一样。这样在赞美林黛玉的同时,也赞美了在场的探春三姐妹,你们一样高雅、美丽!讨人喜爱,讨人欢心。
当然,王熙凤这番话也是为自己标榜,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她赞林黛玉,夸探春三姐妹,捧老祖宗贾母,目的只有一个:吹捧别人,抬高自己。王熙凤说:“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也是出于此目的。她深知道贾母丧女之痛,对寄居的外孙女林黛玉既爱又怜又疼,所以装出一副姑妈去世而悲痛的样子。同时也表示自己和黛玉心连心,同悲同苦,获得这二人的好感。另一方面王熙也向周围人说明自己是重情重义,富有同情心的,树立自己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和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