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

(2024-03-14 08:46:38)

时、分、秒单元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倡导动态生成,然而动态生成不是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生成,而是需要在教师适时的点拔引导之下保证生成的正确方向,达到应有的生成质量。

在《时、分、秒》的练习教学片断中,教师不是把学生仅仅看作是教育的对象,而是被看成一种教育资源,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当课堂出现“意外”时,教师不是敷衍搪塞,而是及时捕提契机,相机诱导;当有学生提出“借”与“退位”一样时,没有因为追求完成课堂预设而搁置问题,而是抛给学生进行讨论;当有学生提出“退位减法是退一作十,计算经过时间是借一作六十”时,教师没有浅尝辄止,而是让学生找出“退一作十”与“借一作六十”的本质所在,使学生思维生成质量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最终生成“方法一样,进率不一样”的创造性思维成果。这里的启发、点拔拉进了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同化。

总之,要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有效地变为认知结构的同化和顺应过程,我们必须紧扣在数学知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创设具有广泛迁移力的教学情境,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并加以适时的引导和点拔提升其思维生成质量,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会因此焕发创造的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