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组:编写一波三折的故事
(2014-12-23 10:53:21)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编写一波三折的故事
晋江市第五实验小学
教材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能通过想象写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但在具体做到“生动具体”这一方面,学生的能力始终很欠缺。“一波三折”是让故事更加吸引人的关键,是学生写好叙事性文章的重要方法。
学情分析:
“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但尚无法做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将个人的独特感受转变自己的习作素材,因此学习如何使文章“一波三折”很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研究《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体会故事中的“一波三折”,理解“制造冲突”是通向一波三折的唯一途径。
2.学习并运用制造有效冲突的途径:冲突双方势均力敌和故事矛盾不断升级。
3.编写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一波三折”的要义,学会编写一个有波折的故事。
教具准备:PPT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课前交流
1.直接入题,出示“故事”二字。
生读“故事”
师:响亮又整齐。说到故事,同学们能说说你听过哪些故事吗?
预设一:
A.《查理九世》,雷欧幻象创作的文学作品,一套大型精品原创儿童冒险小说,也是一套游戏故事书。
B.《怪物大师》,雷欧幻象的又一力作,书中主要追求刺激的冒险和华丽的战斗场面以及个性奇特的人物角色,剧情推进较快,更具阅读快感。
C.《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都说博吉斯、邦斯和比恩是你所能遇到的最卑鄙、最小气的人。他们憎恨狐狸先生,他们决定把狐狸先生除掉。但是狐狸先生自有对付他们的妙计!
D.《城南旧事》,林海音书写的儿时的故事,温暖又有趣。
E.《绿野仙踪》,这可是美国儿童文学协会(CLA)评选的“十部美国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之一,主人公多萝茜是那么的勇敢。
F.《淘气包马小跳》,著名儿童作家杨红樱编写的,她还有很多有趣的作品,如《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
预设二:师不知其书
师:看来老师真是孤陋寡闻啊,下课后老师也要去读读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怎么样?那可要谢谢你今天给我们介绍了这个故事,回头我们也去读一读。
师:哇,看来喜欢故事的同学还真不少,读过听过的故事也很丰富。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小游戏——《猜故事》,看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故事的名字?
出示PPT,简单了解故事分类: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险故事。
A:童话故事:《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小红帽》
师:这几个故事都是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其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童话故事。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特别适合儿童阅读。
师:接下来,老师可要提高游戏的难度了,换一种故事类型,你还能猜得出来吗?
B:寓言故事:《画蛇添足》《掩耳盗铃》,《拔苗助长》《滥竽充数》
师:这组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呢?
生:寓言故事。
师:寓言故事通常是讲一个故事,都一个道理。
师:看来这也难不倒同学们,还想挑战吗?
C.历险故事:
《爱丽丝漫游仙境》看,这是红桃皇后,疯帽子、白皇后、白兔、睡鼠6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这个胖胖的小男孩在吃什么呢?
《小飞侠·彼得潘》有一个会飞,而且永远不会长大的小男孩,他叫?
《查理九世》这个你们可就非常熟悉了!
师:那应该给这组故事起什么名字呢?
生:历险故事,探险故事。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乐学的气氛。)
二、导入
师:知道我们国家最有名的历险故事是什么吗?——《西游记》。
预设1:瞧,同学们的见识可真广。
预设2:这个故事可是流传了几百年之久,还多次被翻拍成电视剧!其中一位主人公来历不凡,他可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师:《西游记》里有许多精彩纷呈的故事,你知道哪一些呢?
明确: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孙大圣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如来佛施法困大圣(还是如来佛祖道高一丈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什么也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大圣大战红孩儿(这可真是场精彩绝伦的打斗)、女儿国里唐僧脱身(多么神奇的女儿国啊)、孙悟空三调芭蕉扇(这可是个精彩的故事)、九九八十一妖魔尽(终于修成正果)……
(设计意图:调知学生已有的知识,感受历险故事的深入人心)
师:《西游记》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一个又一个奇幻而又精彩的故事已经深入人心了。
三、
(一)理清情节
出示“三调芭蕉扇”的图片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三调芭蕉扇”。
这个故事里,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孙悟空、牛魔王
(还有呢)
师:你能形容一下他吗?
生:孙悟空:机智勇敢,本领高强。牛魔王:暴躁大意。铁扇公主:阴险狡诈,爱子心切。
师:正是因为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才让我们印象深刻。那么围绕这些人物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请生简单介绍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的故事。
(设计意图:唤醒对“三调芭蕉扇”的记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及倾听能力。)
明确:
(关键词:师徒四人,西天取京,火焰山,三调芭蕉扇、铁扇公主、牛魔王)
火焰山阻挡着唐僧师徒西天取京的去路。只有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灭火、生风、下雨。
猴王以为与牛魔王有结拜之情,借扇定能如愿,谁知反被公主挥动宝扇,将他一吹九万里,直吹到小须弥山。
悟空二次借扇,变作小虫,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公主疼痛难忍,只得答应借扇。谁知借来的却是一把假扇,愈扇火愈大。
悟空变做牛魔王形状,第三次去到芭蕉洞,公主责怪牛魔王不该迷惑玉面狐狸,后又将宝扇交付“丈夫”保管。悟空得扇,欢天喜地地走下山坡。真牛魔王得知宝扇被骗,也连忙追赶悟空,他变成八戒模样,又拿走了扇子。悟空十分懊恼,与牛魔王一场酣战,牛魔王苦战不胜,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
火焰山烈火熄灭,林木返青,唐僧师徒又能够前进了。
预设1:你的故事讲得真是绘声绘色。你把故事讲得很完整,大方又自然。这个故事太精彩了,即使是简单的介绍也如此吸引人。
预设2:别紧张,我们请其它同学来帮忙一下。
出示PPT,和生一起画情节曲线图。
师:是啊,孙悟空借芭蕉扇困难重重,可真不容易啊。同学们,咱们已经学过了画情节曲线图,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
事情的起因是火焰山阻挡取京之路——悟空一次借扇——被吹到九万里之外——悟空化作小虫二次借扇——借来的却是假扇——悟空化作牛魔王骗取真扇子——计谋被破,与牛魔王一场酣战——牛魔王不敌,悟空终得扇——继续西行。
师:观察这幅情节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情节一波三折啊!(情节很曲折。)
生:情节很曲折。
生:故事有起有落。
生:像山一样,连绵起伏。(你很会联想,清代的诗人袁枚说了这样一句话,出示:文似看山不喜平。)
(设计意图:画情节曲线图是五年级上册重要的学习内容,通过画情节曲线图既能使学生快速地了解故事的梗概,还能直观地感受故事的一波三折。)
师: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就得像山峰,有起有落,有高有低,才能引人入胜,才能吸引读者。这也就是这个故事所运用的经典写法——一波三折。
(板书:一波三折)
(二)领悟写法
师: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探究那一波三折的写作奥秘。观察标题“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哪个字眼让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故事的一波三折?
生:三。
师:这个“三”可不简单,它告诉了我们?
生:让孙悟空没办法一下子就借到扇子。
生:借了三次才借成。
生:给孙悟空出难题,设置困难。
预设评价:你说到点子上了。你总结得很好。你启发了同学们的思维。
师:我们不妨来做个假设,如果孙悟空一次就借到芭蕉扇,你觉得怎么样?
生:故事就会逊色不少。
生:故事就不会那么有趣了。
生:就没什么看头了,感觉太容易了。
生: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情节就不够曲折,读者就不会想看。
师:也就是说如果借得太顺利,故事就会平淡无趣,我们需要给我们的主人公制造困难、制造麻烦、制造冲突、制造矛盾。
板书:制造冲突
资料链接:
曹文轩说,好文章离不开折腾,所谓的折腾就是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美国写作研究者杰里·克利费发现:好故事只有一个核心要素:冲突,是冲突推动了故事的发生。
(板书:冲突)
师:那么故事是制造了怎样的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的?
PPT出示:假设孙悟空的对手不是持有宝扇的铁扇公主,不是身怀绝技的牛魔王,而是技艺平平的虾兵蟹将,那又会怎样?
生:那孙悟空就会一下子取胜了。
生:打起来不好看,实力相差太大。
生: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预设评价:你想得太对了。你分析得很到位。你很会品读故事。你肯定是作者吴承恩的知音。
师:设置难题刁难一下主人公不难,关键要让这麻烦起作用,双方的实力就要——旗鼓相当。冲突的双方必须势均力敌,才有看头。
合情合理的冲突才能使故事更加精彩。
板书:实力相当。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幅情节曲线图,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PPT出示另外一条情节曲线进行对比。
师:每个波折都是一次冲突,每次悟空遇到的困难都是不一样的,不仅不一样,而且还是——升级版的困难。
师:孙悟空见招拆招,可一招比一招来得猛,来得难。这个波折是往上走,这些冲突是愈演愈烈的,并不是简单的重复。
板书:矛盾升级。
4.小结:只有有起有落的故事才能引人入胜,推动情节发展的就是冲突,而有效的冲突必然是双方实力相当、其间矛盾不断升级。
三、小练笔
写作套餐:
事件1.竞选班干部
事件2.参加运动会
事件3.举办亲子活动
温馨提示: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事件,在15分钟内创编一个有波折的故事片断。
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