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三虎医话·肺结节的经方治疗

(2024-10-16 15:05:41)

 肿瘤是慢性病、多发病,当然也是疑难病。谁不想把它治好?中医西医都是在提高肿瘤治疗疗效的过程中。肿瘤初期早期的一些问题也提到了日程之上,也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结节病的问题,如果说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那么肺结节就是发病率最高的结节,随着检测手段的提高,肺结节的发病率就诊率特别高,那么怎么办?我想诊断不成问题,西医“有看法,没办法”,中医呢?中医是“谁都敢看病,谁都敢开方子”,甚至说我们辨证论治了!

      我说在某种意义上讲,辨证论治就是一块“遮羞布”,因为我们就想用最基本的医学知识解决最复杂肿瘤的问题。那么,辨证论治效果怎么样?谁都能开出方子把病人推走,效果呢?却不知道辨证论治是有问题的,辨证论治是在辨病论治没有办法的前提之下的一种折中或不得已而为之。张仲景是太阳病、阳明病、少阴病、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是辨病!辨病是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辨证是在辨别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人的一些特殊问题。

      就肺结节来说,中医是什么病?我们作为中医肿瘤科学科带头人,就要在这方面有所担当,有所作为。辨病的病名、病因、病位,疾病的早中晚,轻中重。同样一个病,早期是什么表现?用什么方法?中期是什么表现?用什么方法?晚期是什么表现?用什么方法?同样一个病,就用一个方子吗?我认为,肺结节就是肺痿的初期阶段。那么肺痿呢?肺痿是很早期的病名。据我所知,肺痿是中医内科教材上的40多种疾病中,唯一一个没有写相当于现代医学什么疾病的疾病。肺痿病的实质不清,为什么?既然不知道它是什么病,为何要在中医内科教材上40多种疾病中提出来呢?因为它很重要,它从汉代张仲景开始起历代中医学家都很重视这个疾病,难道这个病突然消失了吗?没有,它的发病率很高,如果它的发病率不高的话,张仲景能在《金匮要略》中花大量的篇幅中叙述吗?

      在《金匮要略》中,肺痿就是非常重要的病,可以说,肺痿就是张仲景辨病论治的典范,甚至是中医理论体系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辨病成功典范。为什么?他临床经验丰富,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肺癌发病率高,发病率高,医生自然经验丰富。为什么我说他是辨病的典范,病名病因病机及基本的治疗方法,还有六七个代表方剂,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方剂有:射干麻黄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麦门冬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都是治疗肺痿的代表方剂。但实际上,我们中医漠然置之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们辨证论治了,开出方子了,有的还有效果,何必再在故纸堆里寻寻觅觅。

      就以肺痿的病名来讲就,真不知道古人是如何想出来的,现在肺癌也好,肺结节也好,都出现了肺痿,CT表现为肺实变、胸膜凹陷,却不知道古人是如何知道?从字面意思理解,虽然肺痿和肿瘤不太一样,但它就是这个病的特点。如何证明?我“以经解经”来阐述这个问题,肺痿如何成为肺癌让人难以理解,《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是不是与肿瘤有关,积聚中恰巧提到了肺痿,说明肺痿就是肿瘤,如“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为什么呢?因为古代没有X线,看不到摸不着,根据咳嗽就知道是肺痿。喉中有水鸡声,咽喉不净,咳咳咳……因咳为肺痿,根据症状,特殊的表现,断定为肺痿,关键为“热在中焦者,则为坚”,坚硬的肿块,这恰巧证明了肺痿就是肿块,但外有胸骨包裹,摸不到。而到中焦上腹部了,可以摸到肿块,所以热在中焦者,就能摸到肿块了,那么“热在下焦者”在盆腔,早期也摸不到肿块,但是可以通过尿血、淋漓不通来判断。因此,肺痿就是肺肿瘤。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就是《肺癌可以从肺痿论治》,在这里就不多述了。

       现在西医对肿瘤还是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对病因认识不清楚,如果我们清楚病因了,倒好预防了。当然从广义的来看,《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自然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落实到肺痿上,落实到肺结节上,是怎么造成的?我们这问题的提出,其实张仲景早在1850年前就已经提到了肺痿的病因病机,这才是关键。《金匮要略》:“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忘津液,故得之。”有的人汗出过多,这类人非常多见,汗多就是肺结节的原因;“或从呕吐”,动不动就吐,当然伤津,汗多也伤津;“或从消渴”,有的人是消渴即糖尿病,这在1850年前就提出的观点,近150年来,近50年来,近30年来,越来越被循证医学所证明,肿瘤和糖尿病密切相关,所以很多肿瘤病人都有血糖问题;“小便利数”,小便次数多可以造成肺结节,为什么?重亡津液,津液损伤过多,肺失濡润,就会产生结节。

      《金匮要略》第一条:讲见肝病知传脾,上工治未病。但第二条四次提到风邪或者邪风,“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风为百病之长”,语重心长,只可意会。这就说明“外邪”侵犯人体的可能,为什么肺癌是癌症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因为肺为娇脏,人体只有三个器官和外部直接相通,如皮肤,但可穿衣御寒;消化道,可饮食有节;呼吸道和肺息息相关,一刻都不可离开外界,所以和自然中的外邪关系密切。

      从辨病论治的角度来讲,肺结节就是肺痿的早期病变,或兼夹外邪,以咳而脉浮为特征。实际上多为表寒内热,因此,“肺气不宣,津液不寻常道,而致凝聚”就是肺结节,肺痿的初期。那么,张仲景“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浮即提示早期肺结节病变,外感早期并不一定脉浮,但脉浮就提示为早期。咳,“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这就是辨病。由此可见,肺结节的产生与外邪侵入人体,平素津液匮乏的情况下,津液匮乏容易产生内热,外寒内热,阴虚痰浊的复杂病因,仲景的厚朴麻黄汤主之这就是治疗结节的奥秘。

    《医宗必读》中提到五个中医肿瘤的病名,拟定了五个代表方剂,其中不乏厚朴的出现,甚至有厚朴大剂量的使用,那么厚朴为什么值得我们如此重视?厚朴是味善于化凝结之痰的药,我们熟悉的半夏厚朴汤,理气的药物不少,为何用厚朴,难道只是理气吗?厚朴具有化结散凝,化解凝结之痰气的特殊中药。正如达原饮,温病邪入膜原,由表及里,登堂入室,侵犯膜原,还是用厚朴散结化结的方法。善治者治皮毛,把疾病控制在初期,散结解结,化痰散结,而不是软坚散结。可见,达原饮中的厚朴化凝的作用非常重要。仲景先用厚朴五两散结,用麻黄发汗驱邪,石膏不但清胃火,而且有散结作用。分化瓦解,分消走泄,分离正邪等诸多肿瘤治法中,“散”还是常常被忽略。

      石膏如何能有散结作用?从木防己汤中可以看出,“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吐下不愈者,木防己汤主之”。木防己汤就是治疗纵膈肿瘤,或是肿瘤的纵膈转移造成的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是肿瘤科的急症之一。仲景木防己汤方用四种药,其中,石膏鸡子大12枚,大剂量使用石膏意在散邪,80克、100克、120克,我都用过,无副作用,但教材中未涉及石膏散结的作用。张仲景用杏仁宣肺、半夏化痰,干姜、细辛、五味子就是治疗咳嗽的好药,出神入化。更值得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个方子中竟然用了小麦,在汉代,诊断出肺痿同样也是令人担忧是事,所以用小麦安神镇静。

在实际临床过程中,我总结出了海白冬合汤作为肺癌70%证型的处方,其中海浮石几乎是神来之笔,海浮石实为轻轻上浮的石,用于化解肺中顽痰,非它莫属。麦冬、百合就暗和了张仲景关于肺痿津液亏虚,肺失濡润的病机。我们在实际运用中,厚朴麻黄汤、海白冬合汤相须为用,但是思路方法非常重要。

      举例说明,肺结节的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之所以呈“井喷状”,与检查设备先进,体检人数增多关系最大。我从肺痿论治肺癌,张仲景肺痿条下的“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被我认定为这就是肺癌早期病变之一——肺结节的代表方剂。应用几年来,我及我弟子不乏报道。

      如:赵女士,2018年9月在体检中发现右肺中叶多发磨玻璃样结节,最大2.1cm。2019年2月1日在西安天颐堂中医院初诊,即用厚朴麻黄汤加味。方用:厚朴30克,麻黄10克,杏仁15克,石膏50克,射干15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姜半夏15克,瓜蒌30克,干姜6克,紫菀12克,款冬花12克,海浮石30,白英30克,麦冬30克,百合30克,杜仲20克,夏枯草20克。25剂,水煎服,每日一剂。经6诊113剂,复查肺结节缩小到4.3mm,仍续断就诊18次,用药418剂。2021年10月27日CT复查,已无肺结节征象。

      听起来虽无惊奇,用药也蛮多,疗程也很长,实际上痰血、咳嗽、咽干、气短,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等,宿疾不少。现仅晨起有痰,耳热,鼻腔偶有血痂,舌红苔黄,脉滑。“炉烟虽熄,灰中有火”,以升麻鳖甲汤合千金苇茎汤与服:冬瓜子30克,桃仁15克,薏苡仁30克,芦根30克,升麻20克,鳖甲10克,当归10克,甘草10克。

      因此,我感叹“癌症没有绝奇方,患者精明医好当”、“功夫在诗外”,取得患者的信任更重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再如,成女士,62岁。西安市人。2021年11月30日西安颐康堂初诊。主诉:体检发现肺结节一年余,原位癌两月余。2021年9月18日CT检查结果右肺下叶磨玻璃结节,0.6×0.8cm。

      诊断为多考虑原位癌(AIS)。刻诊:形体精神尚可。自觉上火,目赤,咽上红,肛门灼热,颃颡干,偶干咳,喉痒,唇暗,唇肿胀,食可,眠可,大便已不干,不能食辛辣,血压偏低。汗正常。舌红苔黄,脉滑。辨病:肺痿。辨证:痰热壅肺,脾与大肠湿热。治法:宣肺解表,化痰散结,清热解毒。选方:海白冬合汤、厚朴麻黄汤、泻黄散、泻白散合方。

处方:海浮石30克,白英30克,麦冬30克,百合30克,姜厚朴20克,麻黄10克,石膏30克,炒苦杏仁12克,甘草10克,防风10克,栀子10克,广藿香10克(后下),桑白皮12克,地骨皮12克,黄芩12克,生地黄30克,苦参12克,桔梗12克,射干12克,炒牛蒡子12克,槐花20克。30剂,每日两次,水煎服。

       我一开就是30剂,这就是经验,慢工出细活,非吃不可。

      2022年3月9日颐康堂复诊。自述服药30剂后,病情,症状大多消失。2022年1月28日CT检查,结果与2021年9月18日CT检查结果对比,原右肺下叶磨玻璃样结节较前吸收消失,大便可,小便可,食眠正常。舌红苔黄脉沉。效不更方,原方28剂。

      历时两个月,肺结节(原位癌)消失,不亦乐乎。

      总之,我们的中医要对社会报以极大的热情。临床阵地丢失,坐冷板凳,就是因为我们对社会的冷淡,而被社会所冷淡。所以我行医数十载,积极的投身社会,与患者交朋友。以“王三虎”命名的公众号,四年前由女儿及女婿创办以来,我女儿和女婿不遗余力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有500余篇原创作品,6万粉丝,至少20次在陕西医疗自媒体平台排名第一,2021年陕西自媒体年终总结时,机构单位第一名“西”,个人医疗自媒体第一名“王三虎”。

 

      西安广誉远结节门诊的成立是顺应时事发展,适应社会的需求,是良好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女儿王欢,利用周日上午休息时间,上广誉远结节门诊。她十几年来随我跟诊抄方,今年有幸获得了全国第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身份,机会难得,我作为指导老师,也很荣幸。因为在全国几十年来,一共不到两千人,比熊猫数量还少,学生也就不到一万人。全国学术经验继承人是一个有效的身份,所以不遗余力的把我女儿介绍给大家,最后,用一句顺口溜结束我的讲演:“内举不避亲,学术继承人,擅长肺结节,看病挺认真”!(秘传弟子于赟据广誉远学术会议讲演录音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应该还原真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