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瑰寶:莫高窟的彩塑類型

(2023-03-31 12:45:08)
标签:

敦煌

文化

分类: 敦煌研究
敦煌瑰寶:莫高窟的彩塑類型
        彩塑是莫高窟藝術的主體內容,現存上起東晉十六國晚期,中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下至西夏、元,歷時一千餘年間所造2000餘身,其中基本完好和保存原貌者近半數。分布於約577個洞窟里、共計二千餘身的形態各異的彩塑,更使莫高窟被譽為「彩塑藝術寶庫」。主要可分為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四種。
一、圓塑
敦煌瑰寶:莫高窟的彩塑類型
盛唐 328窟 西龕內北側供養菩薩 高1.12米
        指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可以四面欣賞的,完全立體的塑像。主要用於表現佛、菩薩、天王等, 如莫高窟第205窟中心佛壇上的菩薩。
        根據所塑形像的大小,方法可分為三種:
        (1)小型塑像,先用木料削製成造像的大體結構,再在表面敷以細質薄泥進行塑造。
        (2)中型塑像,大小與人等高,用圓木根據造像動態扎制骨架;部分人體構件,如手掌用木板製作,手指以鐵條製成,手臂則以圓木削製成有榫的配件,上泥前用芨芨草或蘆葦綑紮,然後表層敷泥塑制。
敦煌瑰寶:莫高窟的彩塑類型
        (3)大像,與前兩種不同,不用木質骨架,而是在開窟時,預留塑像石胎,在石胎上鑿孔插樁,表層敷泥塑成。前兩種方法製作的彩塑又稱木骨泥塑,第三種通常稱為石胎泥塑。
二、浮塑
敦煌瑰寶:莫高窟的彩塑類型
隋 419窟西壁龕 彩塑一鋪 
龕梁、龕柱和龕楣為浮塑,龕楣內畫有熊熊燃燒的火焰紋、長巾飄揚的飛天、蓮花,以及蓮花里長出的化生童子。
        是在平面上塑出凸起的形象,如塑像的衣服、飄帶及人字披的背、檐等。
        浮塑以裝飾性為主,用來表現洞窟中附屬於龕、窟頂和佛壇等的裝飾部分,形式大都是仿照木構的建築部件,上施以色彩或彩繪紋樣,到五代、宋時還進行貼金、描金,使泥塑的窟、龕、佛壇等平添建築的真實感,給彩塑和壁畫增添了裝飾效果。
三、影塑
敦煌瑰寶:莫高窟的彩塑類型
北魏 260窟 中心柱東龕供養菩薩群像 高0.35米
        彩塑藝術之一,原料為泥、細沙、麥秸,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經過處理後,進行敷彩。通常將背面粘貼於牆壁上,正面凸起呈高浮雕狀,主要為裝飾性的,用來襯托主像圓塑。成群影塑的上色,符合均衡、對比、變化的要求,與周圍的背景和諧統一,渾然一體。
        主要有千佛、飛天等,如莫高窟第437窟中心塔柱東向面佛龕上方的影塑飛天像。
四、善業塑
        是用模子壓一個泥制陶質浮雕佛像,多用於表達一個心願或對佛的一種奉獻之意,也有人為了去病消災,把藥材壓在泥裡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