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有神靈形象(佛、菩薩等)和俗人形象(供作人和故事畫中的人物)之分。這兩類形象都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又各具不同性質。從造型上說.俗人形象富於生活氣息,時代特點也表現得更鮮明;而神靈形象則變化較少,想像和誇張成分較多。從衣冠服飾上說,俗人多為中原漢裝,神靈則多保持異國衣冠;暈染法也不一樣,畫俗人多採用中原暈染法,神靈則多為西域凹凸法。所有這些又都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不斷變化。
壁畫題材豐富,分為:
1、佛像畫:作為宗教藝術來說,它是壁畫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種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釋迦、多寶佛、賢劫千佛等);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天龍八部(天王、龍王、夜叉、飛天、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樂天)、大蟒神等等)。這些佛像大都畫在說法圖中。
2、經變畫:利用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稱之為「經變」。用繪畫的手法表現經典內容者叫「變相」,即經變畫。
3、人畫像:供養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資建造石窟的人。
4、裝飾畫:豐富多彩的裝飾圖案畫主要是用於石窟建築裝飾,也有桌圍、冠服和器物裝飾等。
5、故事畫:佛傳、本生、因緣、比喻、取經故事、歷史宗教故事
6、山水:還有建築畫、器物畫、花鳥畫、動物畫等。
上述六類壁畫,除裝飾圖案而外,一般有情節的壁畫,特別是經變畫和故事畫,都反映了大量的現實社會生活,如:統治階級的出行、宴會、審訊、遊獵、剃度、禮佛等;勞動人民的農耕、狩獵、捕魚、制陶、冶鐵、屠宰、炊事、營建、行乞等;還有嫁娶、上學、練武、歌舞百戲、商旅往來、少數民族、外國使者等等各種社會活動。因此,敦煌石窟,不僅是人類藝術寶庫,也是歷史文獻寶庫。莫高窟以其大量精美的壁畫和無數形象生動的彩色塑像,和極其珍貴的大量佛經、文書等珍貴歷史文獻,堪稱世界最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寶庫之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