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智果繪供養神佛像及寫經》木板刻印
年代: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
名稱:供養神佛像及寫經
作者:智果
出處:敦煌莫高窟
材質:設色紙本 木板刻印
尺寸:繪畫:32.0厘米 ×
31.0厘米
書法:22.0厘米 × 111.5厘米
題跋:25.0厘米 × 64.5厘米
藏地:高又明舊藏、曹伯庸等諸家題跋
賞析:
簡介:
卷首為智果彩繪供養神佛像,款署:「大業三年四月,大莊嚴寺沙門智果敬為敦煌守御南無師子意佛令狐押衙敬畫貳佰佛,普勸眾生供養受持。」後有古寫本《佛說佛名經》三紙,近代名家周伯敏、吳宓、景梅九、楊風晴、姚文青、楊鳳晴、曹伯庸題跋。
款署:
「大業三年四月,大庒嚴寺沙門智果敬為敦煌守峪南無師子意佛令狐押衙敬畫貳佰佛,普勸眾生供養受持。」智果(隋),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居永興寺,師事智永。擅長書法,其隸、行、草書被唐代張懷《書斷》列為能品,隋鼴帝謂其得右軍骨。後有《佛說佛名經》三紙。近代名家周伯敏、吳宓、景梅九、楊風晴、姚文青等題跋,高又明舊藏。
鑑藏印:
高押(朱)
師佛軒(朱) 白公渠首是吾家(白) 又明收藏金石書畫(白) 周伯敏印(白) 梅九(白) 吳宓(朱) 風晴(朱) 姚文青(白)
伯庸(白) 雕藝小技(白)
鑑藏者:
高又明(1886~1951),名明德,字又明。近現代名人,辛亥革命先驅,閃西早期同盟會核心人物,實業家。又是一位學識淵博,精於鑑賞的收藏家,與閃西著名收藏家、鑑賞家閻甘園齊名。
跋者:
1、周伯敏(1893~1965),閃西剄陽人。于右任外甥。畢業於復旦大學,曾任于右任秘書,後任閃西省教育廳廳長。解放後被選為上海市政協委員。
2、吳宓(1894~1978),字雨僧、玉衡,筆名狍生,閃西剄陽人。1941年當選教育部部聘教授。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學貫中西,被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與陳寅恪、湯用彤並稱「哈佛三傑」。著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3、景梅九(1882~1961),名定成,字梅九,晚號無礙居士,安邑(今山西運城)人。在日本加入中國同盟會並擔任山西分會評議部部長。曾任山西軍政府政事部部長。
4、姚文青(民國),閃西剄陽人。實業家。喜收藏,精鑑賞。對佛教頗有研究。
5、楊鳳晴,閃西合陽人。西北著名學者,精鑑賞。
6、曹伯庸,閃西人。著名書法家、文物鑑賞家、閃西省師範大學教授。
作者:
智果,陳、隋間僧人,名法極,姓王,會稽人,善書法,尤工草書。為王羲之七世孫,王羲之第五子徽之之後。山陰(今浙江紹興)永欣寺僧,人稱「永禪師」。常居永興寺閣,臨池學書。閉門習書三十年。初從蕭子云學書法,後以先祖王羲之為宗,在永欣寺閣上潛心研習了30年,所退廢筆頭滿五大竹簏,埋之成冢,謂之「退筆冢」。智果成為聲名卓著的書法家。至使求墨寶者絡繹不絕,踏破門檻,不得不用鐵皮裹上,後來,這故事變成了一個典故,叫「鐵門限」。智果妙傳家法,精力過人,隋唐間工書者鮮不臨學。年百歲乃終。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書法高足。
智果出家為僧,居永興寺,師事智永。常誦《法華經》。愛好文學,擅長書法,隸、行、草皆工,寫銘石尤為瘦健。其隸、行、草書被唐代張懷在其著作《書斷》中列入能品。隋鼴帝楊廣早年以晉王為揚州總管,愛其書法,召令寫書。智果以為既已出家,不能再為世俗服役,拒不從命。楊廣大怒,將其囚禁於江都,令守寶台經藏。後楊廣入朝為太子,出巡揚越,智果上《太子東巡頌》,始得寬釋,賜錢一萬、金鐘兩枚,召入東都慧日道場。後終於東都。其書法近似王右軍,隋鼴帝曾謂其得右軍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