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2022-11-18 19:09:30)
标签:

敦煌

文化

分类: 敦煌經卷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敦煌瑰寶:英藏《食療本草》S.76(下)

五十
甜瓜,寒。右止渴、除煩熱。多食令人陰下癢濕,生瘡。五十一又:發痺黃,動宿冷病。患癥瘕人不可食瓜。其瓜蒂五十二主治:身面四支(肢)浮腫,殺蟲,去鼻中息(瘜)肉、陰癉黃及急黃。五十三又:生瓜 (葉)搗取汁,治人頭不生毛髮者,塗之即生。案《經》:五十四多食令人羸惙虛弱、腳手少力。其子熱,補中焦,宜人。五十五其肉止渴、利小便,通三焦間擁寒氣。又方:瓜蒂七枚、丁五十六香七枚、搗爲末,吹鼻中少時,治癕氣,黃汁即出,差。五十七
越瓜,寒。右主治利陰陽,益腸胃,止煩渴,不可久食,發痢。五十八 案:此物動風,雖止渴,能發諸瘡,令人虛,腳弱,虛不能行。五十九 小兒夏月不可與食,成痢,發(蟲),令人腰腳冷,臍下痛。六十 患時疾後不可食。不得和牛乳及酪食之。又:不可空六十一腹和醋食之,令人心痛。
胡瓜,寒。不可多食,動風及寒熱。六十二又:發痁瘧、兼積瘀血。案:多食令人虛熱上氣,生百病。六十三消人陰,發瘡及發痃氣及腳氣,損血脈,天行後不可六十四食。小兒食發痢、滑中,生甘 (疳蟲)。又:不可和酪食之,必再發。六十五又:搗根傅(敷)胡毒腫,甚良。六十六
冬瓜,寒。右主治小腹水鼓脹。又利小便、止消渴。又:其子主益六十七氣,耐老,除心胷氣滿,消痰,止煩。又:冬瓜子七升,絹袋盛,六十八投三沸湯中須臾,曝乾。又:內湯中,如此三度乃止,曝乾,六十九與滑 [note 3: 滑,當為「清」字之誤。《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菜部上品》白瓜子條作「與清苦酒漬」。白瓜子即是冬瓜仁。](清)苦酒浸之一宿,曝乾,爲末,服之方寸匕,日二服,令人肥悅,七十又明目,延年不老。案:《經》(壓)丹石,去頭面熱風。又:熱發者七十一服之良,患冷人勿食之,令人益瘦。取冬瓜一顆,和桐(葉)七十二與豬食之一冬,更不食諸物,其豬肥長三四倍矣。又:七十三煮食之,能煉五蔵,精細欲得肥者勿食之,爲下氣。欲瘦七十四小輕徤者,食之甚徤人。又:冬瓜人(仁)三升,退去皮殼。搗爲丸七十五空腹及食後各服廿丸,令人面滑靜如玉。可入面脂中用。七十六
瓠子,冷。右主治消渴,患惡瘡,患腳氣虛腫者,不得食之,七十七加甚。案:《經》:治熱風及服丹石人始可食之。除此一切人不可七十八食也。患冷氣人食之加甚,又發固(痼)疾。七十九
蓮子,寒。右治五蔵不足,傷中氣絕,利益十二經脈、二十五絡八十血氣、生喫動氣、蒸熟爲上。又方:去心曝乾爲末,著蠟及八十一蜜等分爲丸服,令不肥。學仙人 (最)爲勝。若鴈腹中 [note 4: 中,原此後有一重複符號,屬衍文,刪。] 者,八十二空腹服之七枚,身輕,能登高陟遠。採其鴈之糞於野八十三田中,經年猶生。又:或於山巖石下息糞中者,不逢陰雨,數八十四年不壞。又:諸飛鳥及猿猴蔵之於石室之內,其猨鳥八十五死後經數百年者,取得之,服永世不老也。其子房及(葉)皆八十六破血。又:根停久者,即有紫色,(葉)亦褐色。多採食之,令八十七人能變黑如瑿。
鷰蕧子,平。右主利腸胃,令人能食。下三八十八焦,除惡氣,和子食更良。江北人多不識此物。即南方人食八十九之。又:主續五蔵音聲及氣,使人足氣力。又:取枝(葉)煮九十飲服之,治卒氣奔絕,亦通十二經脈。其莖爲【通】草,利關節九十一擁塞不通之氣。今北人只識蓪草,而不委子(功)。九十二
摣子,平。右多食損齒及損(筋),惟治霍亂轉(筋),煮汁飲九十三之,與木瓜功相似,而小者不如也。昔孔安國不識,而謂之不蔵。九十四今驗其形小況相似。江南將爲果子,頓食之。其酸澁也,亦九十五無所益,俗呼爲樳梨也。
藤梨,寒。右主下丹石,利五蔵。其熟九十六時收取瓤和蜜煎作煎,服之去煩熱,止消渴,久食發冷氣,九十七損脾胃。
羊(楊)梅,溫。右主蔵腑,調腹胃,除煩潰(憒),消惡九十八氣,去痰實。不可多食,損人(筋)。然斷下痢。又:燒爲灰,九十九斷下痢。其味酸美,小有勝白梅。又:取乾者常含一枚,咽一00其液,亦通利五蔵。下少氣。若多食,損人(筋)骨。甚酸之一0一物,是土地使然。若南人北杏亦不食。北人南梅亦不噉,一0二皆是地氣鬱蒸,令煩潰(憒),好食斯物也。
覆盆子,平。右一0三主益氣,輕身,令人髪不白,其味甜酸,五月麥田中得者良。一0四採其子於烈日中曬之,若天雨即爛,不堪收也。江東十月有一0五懸鉤子稍小,異形,氣味一同。然北地無懸鉤子,南方無覆一0六盆子,蓋土地殊也。雖兩種則不是兩種之物,其功用亦相似。一0七
藕,寒。右主補中焦,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一0八寒,不飢,延年。生食則主治霍亂,虛渴,煩悶,不能食。一0九長服生肌肉,令人心喜悅。案:《經》神仙家重之,功不可說。一一0其子能益氣,即神仙之食,不可具說。凡產後諸忌生一一一冷物不食,唯藕不同生類也,爲能散血之故。但美即而一一二已,可以代糧。蒸食甚補益下焦,令腸胃肥厚,益氣一一三力,與蜜食相宜,令腹中不生 (蟲)。仙家有貯石蓮子及乾一一四藕經千年者,食之不飢,輕身能飛,至妙。世人何可得一一五之?凡男子食須蒸熟服之,生喫損血。一一六
雞頭子,寒。主溫,治風痺,腰脊強直,(膝)痛。補中焦,益精。一一七強志意,耳目聰明,作粉食之,甚好。此是長生之藥,與蓮實一一八同食,令小兒不長大,故知長服當亦駐年。生食動少氣,一一九可取蒸,於烈日中曝之,其皮殼自開,挼卻皮取人(仁)食,甚一二0美。可候皮開,於臼中舂取末。一二一
菱實,平。右主治安中焦,補蔵腑氣,令人不飢,仙方亦一二二 蒸熟曝乾作末,和米食之休糧。凡水中之果,此物(最)一二三發冷氣。不能治衆疾,損陰,令玉莖消衰,令人或腹一二四脹者,以薑酒一盞飲即消。含吳茱萸子,咽其液,亦消。一二五
石蜜,寒。右心腹脹熱,口乾渴。波斯者良。注少許於目中,除一二六去熱膜,明目。蜀川者爲次,今東吳亦有,並不如波斯。此一二七皆是煎甘 (蔗)汁及牛膝汁,煎則細白耳。又:和 (棗)肉及巨一二八勝人(仁)作末爲丸,每食後含一丸如李核大,咽之津,潤肺氣,一二九助五蔵津。
沙糖,寒。右功體與石蜜同也。多食令人心痛。一三0養三(蟲),消肌肉,損牙齒,發疳( ),不可多服之。又:不可一三一與鯽魚同食,成疳(蟲)。又:不可共筍食之,筍不消,成癥一三二病,心腹痛,重不能行李(履)。
芋,平。右主寬緩腸胃,去死一三三肥(肌),令脂肉悅澤。白淨者無味,紫色者良。破氣,煮汁飲一三四之止渴。十月以(已)後收之,曝乾,冬蒸服則不發病,餘外不可服。一三五又:和魚煮爲羹,甚下氣,補中焦。令人虛,無氣力,此一三六物但先肥而已。又:煮生芋汁可洗垢膩衣,能潔白。又:一三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