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2021-02-05 10:58:34)
标签:

敦煌

文化

分类: 敦煌洞窟
【以下是西坡場景:】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0北周-290窟窟頂-
佛傳故事(西坡全幅:上中下三欄)【1821x565】【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
佛傳故事場景(位於人字坡兩坡椽間)西坡上欄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1 之後的場景(這是西坡上欄)【1743x109】【大圖】

【51~52】佛傳故事51:王與臣議,為太子納妃,52:召善覺王求聘,裘夷獻計試藝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1:王與臣議,為太子納妃,52:召善覺王求聘,裘夷獻計試藝(壁畫)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1:王與臣議,為太子納妃,52:召善覺王求聘,裘夷獻計試藝(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1:王與臣議,為太子納妃,52:召善覺王求聘,裘夷獻計試藝【局部1】【1365x1013】【高清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1:王與臣議,為太子納妃,52:召善覺王求聘,裘夷獻計試藝【局部2】【930x1311】
【53~54】佛傳故事53:裘夷觀藝,54:太子赴戲場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3:裘夷觀藝,54:太子赴戲場(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3裘夷觀藝(壁畫)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3裘夷觀藝【局部】【1229x1600】【高清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4:太子赴戲場(壁畫)【930x718】
《釋迦牟尼佛》傳記摘錄【6】:
       ……(太子)十歲學武藝、膂力過人,沒有人能抵敵他。有一天和幾個堂弟比武,一隻大象倒塞在城門口,大家不能使它出去。太子以手捉象,丟向城外,眾人無不驚服。……
【55~56】佛傳故事55:象塞城門,56:擲象、相撲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5:象塞城門(局部),56:擲象、相撲(壁畫)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5:象塞城門,56:擲象、相撲(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6:擲象、相撲(壁畫)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6:擲象、相撲【1600x916】【高清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6:擲象、相撲【局部】【930x1364】
       這一畫面被學者認為是一幅經典的「摔跤運動圖」。畫面中兩個赤裸上身的壯漢正在緊張地對抗,穿著黑色短褲 的壯漢露出的是一個健碩的背面,他的右手捏住對方的腳踝,左手緊緊按著對方的上身,是其不能起身。穿著白色短褲的壯漢已被死死扣在地上,他雖雙手觸地,想要翻身卻敗局已定。他的旁邊站立著一個長者,雙手筒在袖口裡,觀察著選手的博弈,應是這場賽事的裁判。
       畫面中的選手衣著統一,連髮型也是驚人的一致!根據這幅壁畫繪製年代,說明最遲在北周時,中國已經有了賽事規則和模式非常完備的摔跤或相撲運動。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6相撲
       這幅畫面是根據《修行本起經•試藝品》記載繪製的,經文中講到:
【原文:】
       有一臣言:太子已大,宜當娶妻以回其志。王為太子,採擇名女無可意者。有小國王。名須波佛(漢言善覺),有女名裘夷,端正皎潔,天下少雙。八國諸王,皆為子求,悉不與之。…女即七日,自出求處國中勇武技術最勝者,爾乃為之。白淨王念,太子處宮,未曾所習,今欲試藝,當如何乎。至其時日,裘夷從五百侍女,詣國門上。諸國術士,普皆雲集。觀最妙技禮樂備者,我乃應之。王敕群臣,當出戲場觀諸技術。王語優陀:汝告太子,為爾娶妻,當現奇藝。
【大意是說:】
       有一位大臣諫言太子已經長大了,到了娶妻的年齡,為太子選擇一位完美聰慧的妻子就能打消他出家的念頭。淨飯王立即在宮門前堆集種種寶物,下令城內諸女來見太子,可全城美貌的女子沒有一位是太子中意的。
       後聽說鄰邦小國善覺王之女裘夷貌美賢德,各國王子紛紛愛慕不已,便遣國師到善覺王處求婚。善覺王說:女兒想要嫁給最英勇的人,若想要娶到她,必須再比試中戰勝所有人。
       太子答應父王與其他人試技,淨飯王即下令全城男子與太子角諸技藝。莫高窟290窟的「摔跤圖」就是其中的一項運動,這項運動的產生與開鑿這個洞窟的王朝有著密切的關係。
       北周是由西魏權臣宇文泰的兒子宇文覺建立的,屬於鮮卑宇文部的後裔。摔跤運動是草原遊牧民族的生活娛樂習俗,進入中原後,成為宮廷娛樂的一項職業運動。
【57】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壁畫)【917x388】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壁畫所在位置】【gif】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局部1】【1365x981】【高清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局部2】【690x937】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局部3】【930x678】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7:比試射藝【局部4】【690x928】
【58】佛傳故事58:得勝回宮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58:得勝回宮(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8:得勝回宮【局部】【2577x1781】【高清大圖】
【59~60】佛傳故事59:擲瓔娶妃,60:王與臣複議聘嫁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9:擲瓔娶妃,60:王與臣複議聘嫁(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9:擲瓔娶妃【局部1】【1365x1112】【高清大圖】
上圖:傘蓋下的善覺王聞太子獲勝,向淨飯王告知女兒所在。
下圖:宮牆外,穿襦服、腰系蔽膝的太子,向牆內拋擲珠瓔,正中裘夷,便娶她為妃。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9:擲瓔娶妃【局部2】【1365x770】【高清大圖】
下圖:淨飯王聞太子娶妃後依然不樂,召群臣再議為太子娶聘。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9:擲瓔娶妃【局部3】【690x966】
以上畫面是根據《修行本起經•試藝品》記載繪製的,經文中講到:
【原文】
       優陀語善覺言:太子技藝,事事殊特,卿女裘夷,今為所在。善覺答言:從五百侍女在城門上。優陀白太子言:宜現奇特。太子脫身珠瓔,欲遙擲之。優陀言:眾女大多,今擲與誰?太子言:珠瓔著頸則是其人,尋便擲珠即著裘夷。一切眾女,皆稱妙哉,甚為奇特世之希有。於是善覺,嚴辦送女,詣太子宮。
【白話譯文】
       優陀告訴善覺王:太子的各項能力,文治武功,都是技壓群雄。我們來求見裘夷,您的女兒如今在哪裡呢?善覺王回答到:我的女兒現在和她的五百位侍女正站在城門口呢。優陀告訴了太子裘夷的去處,太子當即在城樓上脫下自己的瓔珞,勢要將其拋下。優陀疑問道:如今女子如此之多,怎樣才能辨別呢?太子說:瓔珞落到誰的身上,那個人就是裘夷,最終果然應驗。於是,善覺王最終答應了這門婚事,當即將女兒送往悉達多太子處。
       悉達多太子「擲瓔定親」的故事類似中國古代婚嫁民俗中的「拋繡球」。 《西遊記》中唐僧母親溫嬌,因未婚配,搭彩樓拋繡球選婿;適逢新科狀元陳光蕊跨馬遊街經過樓下,被殷小姐慧眼看中,拋繡球一擊而中,二人遂結為夫妻,真可謂天賜良緣,郎才女貌。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59-60:擲瓔娶妃,王與臣複議聘嫁【上排】+61:聘娶二妃【下排】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以下轉入西坡中欄: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74 之後的場景(由此轉入西坡中欄)【1743x109】【長圖】
【61】佛傳故事61:聘娶二妃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1:聘娶二妃(壁畫)【1206x740】

       上圖右側:用曲折的人字披表現雄偉宏大的宮殿,殿內一人坐在中央,眺望遠方。殿前用華麗的藍色地毯一直鋪到了宮門入口處,兩邊站著樂隊,有的拿著箜篌,有的拿著排簫,演奏著歡快的樂曲,營造出了熱鬧歡樂的氛圍。
       上圖左側:宮門外有一個聲勢浩大的車隊,一匹健碩的駿馬拉著一輛華麗的馬車,兩蹄高高翹起,將欲飛馳,從華蓋和帷幔高高飛揚的姿態就可以看出馬車奔馳的速度。透過車窗可以看到有兩人端坐其中,馬車周圍隨行的使臣紛紛側目,相互低低絮語。樂隊緊隨其後,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61:聘娶二妃(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1:聘娶二妃【局部1:太子獨坐】【930x768】
       上圖:畫面右側用曲折的人字披表現雄偉宏大的宮殿,殿內一人坐在中央,眺望遠方。殿前用華麗的藍色地毯一直鋪到了宮門入口處,兩邊站著樂隊,有的拿著箜篌,有的拿著排簫,演奏著歡快的樂曲,營造出了熱鬧歡樂的氛圍。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1:聘娶二妃【局部2】【930x801】
       上圖與下圖:畫面左側,宮門外有一個聲勢浩大的車隊,一匹健碩的駿馬拉著一輛華麗的馬車,兩蹄高高翹起,將欲飛馳,從華蓋和帷幔高高飛揚的姿態就可以看出馬車奔馳的速度。透過車窗可以看到有兩人端坐其中,馬車周圍隨行的使臣紛紛側目,相互低低絮語。樂隊緊隨其後,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1:聘娶二妃【局部3】【1365x1113】【高清大圖】
【62~63】佛傳故事62:裘夷回稟,63:王與臣議,使太子出遊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2:裘夷回稟,63:王與臣議,使太子出遊(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
佛傳故事62:裘夷回稟【1600x2118】【高清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3:王與臣議,使太子出遊【1365x916】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3:王與臣議,使太子出遊【局部】【930x1248】
       (以下是太子出遊四門分別見「老、病、死」的經典場景;每個場景下面會摘錄幾段《釋迦牟尼佛》傳記里的相應描寫:)
【64~65】佛傳故事64:出東門見老人,65:回宮不樂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4:出東門見老人(壁畫)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4:出東門見老人,65:回宮不樂(上:壁畫,中:線描圖,下:解說)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4:出東門見老人【局部】【1365x942】【高清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5:回宮不樂【930x1309】
上圖賞析:
       雖然畫面已嚴重模糊,但仍能從人物姿態看出人物內心的情感——圖中太子於殿內席上獨坐沉思:一腿呈盤坐姿,頭部低垂,一手支腮,似有所思、似有所悟;另一手曲置於腹前,似乎在捫心自問「我是否也即將經歷『衰老』之苦?」
       描繪「出遊四門」題材的經典畫面很多,290窟在描繪這一題材時,一個特別之處是:在出遊四門所見場景之後,都緊接著畫出一個「太子回宮不樂、獨坐沉思」的小場景——「有所見」之後還「有所思」。
《釋迦牟尼佛》傳記摘錄【7】:
出遊四門悲願離俗
       太子久居深宮,很想出去到郊外游賞大自然的風景,父王當即吩咐文武大臣,預備七寶輪車,百官導從,前呼後擁地保護著,走出王城的東門。沿途的國民聽得太子出遊,齊來觀瞻; 太子在人群中,看見一個老年人,發白面皺,曲著背,扶著杖,衰老得路都走不動。太子見了,就問隨從的官員,這是什麼人?官員們告訴他是老人。太子心裡便想:光陰像流水般的過去;人生自呱呱墜地後,不知不覺的一年一年地虛度,龍鍾衰老,轉眼就到。我現在雖是享受著富貴榮華,但這個身體也免不了要衰老,到那時耳聾眼花,精衰力竭、余命無幾,行歸於盡。想到這裡,心生憂苦,便下令返駕回宮。
【66~67】佛傳故事66:出南門見病人,67:回宮不樂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6:出南門見病人(壁畫)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6:出南門見病人【1202x617】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6:出南門見病人【1202x617】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6:出南門見病人【局部1】【1365x1023】【高清大圖】

敦煌瑰寶:莫高窟290窟-北周【2】中
6.北周-290窟窟頂-人字坡西坡-佛傳故事66:出南門見病人【局部2】【975x1600】【高清大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