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2021-02-01 12:10:07)
标签:

敦煌

文化

分类: 敦煌繪畫
五代 觀自在菩薩像(幡)148.Ch.xxiii.003 設色麻本
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1600*4881)
年代:五代(901-950)
名稱:觀自在菩薩像
出處:敦煌莫高窟藏經洞(17窟)
材質:設色麻本(幡)
尺寸:高:92.0厘米 x 寬:22.0厘米
藏地: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編號:1919,0101,0.148 Ch.xxiii.003
賞析: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簡介:
       觀自在菩薩一般指觀世音菩薩,佛教菩薩名,為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譯,亦譯作「光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濕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
       佛教認為觀世音菩薩為大慈大悲的菩薩,遇難眾生只要誦念其名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解脫,故名。曾因唐代避諱太宗李世民名,去「世」字,略稱「觀音」。
       關於觀自在菩薩,《成具光明定意經》《維摩詰經》《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大寶積經》卷八十二及卷一百等處,皆列有此菩薩之名號,然未列本緣等事跡。在《法華經》中設一品詳說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生之相。另外《悲華經》卷三〈諸菩薩本授記品〉敘述了阿彌陀佛過去生中為轉輪王無諍念時的長子不眴,出家在寶藏佛前,發願稱,若有眾生遭受種種苦惱恐怖,如果他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即為其免除如此種種痛苦煩惱。寶藏佛即為他授記並命名觀世音。
       觀自在菩薩(觀世音)有各種不同名稱和形象的觀音,如六觀音、七觀音及至三十三觀音(稱三十三身),但一般所說的觀音是指作為總體的聖觀音。中國寺院中的觀音塑像常作女相。女相觀音造像約始於南北朝,盛於唐代以後。「三十三身」觀音常被提及,按《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說,觀音由普現色身三昧示現之三十三種變化身:一佛身,二辟支佛身,三聲聞身,四梵王身,五帝釋身,六自在天身,七大自在天身,八天大將軍身,九毗沙門身,十小王身,十一長者身,十二居士身,十三宰官身,十四婆羅門身,十五比丘身,十六比丘尼身,十七優婆塞身,十八優婆夷身,十九長者婦女身,二十居士婦女身,廿一宰官婦女身,廿二婆羅門婦女身,廿三童男身,廿四童女身,廿五天身,廿六龍身,廿七夜叉身,廿八乾闥婆身,廿九阿修羅身,三十迦樓羅身,三十一緊那羅身,三十二摩睺羅伽身,三十三執金剛神身。
敦煌瑰寶:五代《觀自在菩薩像》大英博物館收藏斯坦因敦煌遺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