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速度迅猛,但总体看来,存在“数量发展重于质量提升,规模扩大硬于体制机制改革,园所建设实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象。[因此,如何在学前教育快速普及发展的同时,实现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办好学前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更新我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观念,研发既能接轨国际又与我国《3—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相匹配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势在必行。《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PQA 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启示。
(一)积极努力建构适宜的、标准化的评价体系
对早期儿童保育和教育机构质量的评价与我们如何看待质量息息相关。[12] 因此,准确界定幼儿园教育质量、制定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确保评价科学性、有效性的关键。一套好的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应当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为考察 PQA 的信度和效度,接受过培训的独立评价者在超过八百个学前班级和儿童保育中心使用它开展了大范围研究,对该工具的质量做了全面、充分的评价,关于 PQA 有效性、适宜性的相关研究与报告层出不穷。也正因为它是一个具有高信度和高效度的工具,并且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用户使用数据的结果不断修订和纠正早期版本的局限性,该工具在许多公立和私立的幼儿机构中得到广泛使用,并且已经在帮助各学前教育机构提升质量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二)设计科学、合理、渐进式的评价指标
PQA 的评价内容同时关注学前教育机构的结 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但尤其强调过程性质量, 具体指标也非常细致和深入。与以往其他很多质量评价标准在机构层面基本只关注结构性质量有 所不同,PQA 在“表 B 机构层面条目”部分也有一些过程性质量评价指标,如“V. 家长参与和家庭服务”类别中的指标:“机构为家庭提供一种受欢迎的氛围并提供多种机会让家长参与其中”、“鼓
励家长与儿童一起参与活动”、“教师与家长交流有关课程及其与儿童发展关系的信息”、“教师与家长形成伙伴合作关系,并且非正式地交流分享一天的活动和儿童的经验”等,都是在考察和评价机构为家长提供的参与幼儿活动的机会以及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情况,因为这些过程性变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更直接,师幼比、班级规模、教师资质等结构性质量往往通过这些过程性质量才能 够对幼儿的发展变化产生影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