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饮食要有节,饭吃七分饱

(2014-09-14 22:10:16)
标签:

健康

吃饭

七分饱


饮食要有节,饭吃七分饱

http://s11/mw690/0049QNkigy6M2GmIxBMea&690

中国民间有谚语说:“要想身体好,吃饭莫太饱”、“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在《黄帝内经》里亦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行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庄子在《外篇》中说:“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等。足以可见,在古代人们早以发现吃饭过饱对健康的危害了。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六条建议“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也明确指出了“食不过量”对健康的重要性。

有资料记载,在采访众多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时,在各位老人的印象当中,“没吃过饱饭”这句话都表示一致认同。得出结论,“饭吃七分饱“是他们重要的养生之道。当然,长寿的养生方法有很多,但百岁老人们食不过饱的习惯是值得效仿的。


饭吃七分饱,不仅可以长寿,还可保持苗条的身材,并且不会给肠胃增加负担。其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挺难的,那七分饱是个什么概念呢?吃到什么程度就是七分饱了呢?

范志红教授说:所谓七分饱,就是胃里面还没有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经有所下降,主动进食速度也明显变慢。习惯性地还想多吃,但如果撤走食物,换个话题,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的事情。最要紧的是,第二餐之前不会提前饿。也就是说停在一个可吃可不吃的时候,是这样的一个点。


如何既享受美食又能抵得住诱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3ZH00SIGG.gif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一定要意识到吃得太饱对健康的危害!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4ZH00SIGG.gif要有毅力,面对山珍海味不动摇!在尚有饥饿感的情况下,便停止进食,做到饮食有节。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5ZH00SIGG.gif可尝试饭前先喝汤,饭前喝汤会提前产生饱腹感,有助于防止暴饮暴食。也包括喝八宝粥、热汤面、吃大量少油的蔬菜、吃水果,都比较容易产生饱腹感。同时需要耐心的咀嚼食物,细嚼慢咽,如果不怎么咀嚼吃的太快就容易吃过量。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6ZH00SIGG.gif调整餐具的大小,用餐时把大碗换成小碗,减少每份食物的量。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7ZH00SIGG.gif吃鱼选择刺多的部分吃;吃骨头选择难啃的吃;吃低脂蛋白质高的食物;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杂粮、发糕、凉拌蔬菜、水果);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8ZH00SIGG.gif在有强烈的饥饿感时,可选择营养密度高、能量密度低的食物,如酸奶、豆浆、牛奶来抵挡一下饥饿,再选择饱腹感强的杂粮粥或饭来解饱。也就是用粗粮、豆类和奶类搭配出营养美味的三餐。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9ZH00SIGG.gif准备零食加餐,不让自己饥饿。可以在上午十点和下午三点时加餐,防止正餐时过度饥饿。可选择健康的零食如坚果、奶制品、水果和可生吃的蔬菜。


七分饱,就是身体实际需要的食量。如果在这个量停下来进食,人既不会提前饥饿,也不会容易肥胖。但是,大部分人找不到这个点,经常会把胃里感觉满的七分饱当成最低标准,甚至到了多吃一口就觉得胀胀的九分饱。这样,如果餐后没有足够的运动的话,必然会对身体带来危害。


如果您长期吃饭太饱,对身体的危害可真不少,归纳起来有六大危害最为严重。

第一:长期吃饭太饱易导致肥胖。

长期过量饮食,特别是过多进食大鱼大肉等高热量食物,就会使摄入的能量过剩,日积月累,便导致肥胖。而肥胖已被认为是大多数代谢性疾病的温床,对健康危害极大。

例如当身体每多增加500克多余脂肪时,脂肪便开始在血管中沉积。同时,肥胖者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都相对较高,使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发病率随肥胖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

据统计,我国心脏病患者中肥胖者是正常人的2.5倍;高血压患者中肥胖者是正常人的3倍;糖尿病和动脉硬化患者平均4人中就有3人是肥胖者。肥胖还极易诱发胆囊炎和胆结石,降低机体免疫力和降低寿命。


第二:长期吃饭太饱易加重冠心病。

当我们摄入过多食物时,其中的高脂肪食物特别难消化,这就大大加重心脏负担,使腹部胀气,膈肌位置升高,从而限制心脏的正常收缩和舒张;另外,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加不足,从而加重心肌缺血缺氧,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进而危及生命。


第三:长期吃饭太饱易患脑血管病。

种类繁多的脑血管疾病,大多与饱食导致的高血脂、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当今,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的三大疾病之一。


第四:长期吃饭太饱易患糖尿病。

这种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症状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诱因虽多,但公认的诱因是与长期饱食、能量过剩及腹部肥胖有关。故此病被誉为典型的“富贵病”。因此,糖尿病治疗除药物降糖外,主要是节制和控制饮食,改善营养结构。


第五:长期吃饭太饱易加速衰老。

有关学者证实,吃得太饱会让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积聚增加,而这种物质又被证实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脑动脉硬化则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


第六:长期吃饭太饱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许多欧美的科研机构通过研究发现,机体免疫功能衰退是各种癌症的促发因素,而长期饱食就有使人体的免疫功能过早地衰弱或减退的可能。


孔子说“食不言,寝不语”。边说话边吃很难注意到自己什么时候吃饱了,不知不觉就吃撑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放慢速度,聚精会神,专心进餐,习惯于七分饱。只有在专心致志的吃饭时才会感觉到七分饱的信号,如果边吃边说笑、看电视等,就很难感受到,会在不知不觉中吃过量了。


参考文献:范志红著。怎样吃最安全。

                王旭峰著。直面上班族健康危机。


营养师曹淑玲

QQ:1911701993

新浪微博@营养师曹淑玲

(原创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