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教学《彩虹色的花》
(2016-02-25 20:10:39)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大班绘本教学《彩虹色的花》
教材分析:
《彩虹色的花》叙述的是一个极其温柔细腻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都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动物了,最后,自己却被覆盖在白雪下面,可是,它的希望和梦想还在继续,当春天来到时,新的花朵又在阳光下绽放开来……相信阅读过的孩子在后来长大的路上,会闪耀在神情里,会将一颗“帮助”的种子深深地埋在自己的心底。
设计意图:
活动目标:
2、感受故事中彩虹色的花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并能发现身边像彩虹花一样的好朋友。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围绕“互相帮助”进行主题谈话,启发幼儿关注小伙伴间的互相帮助小故事。
2.物质准备:绘本PPT、彩虹色的花4朵(花瓣拼成)、寻找彩虹花的表格1张
活动过程:
师: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朵美丽的小花。
二、欣赏故事,分段理解,体验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一)封面:看图表述“这是一朵什么样的花?”
(二)图1:了解“花儿冬天孕育,春天绽放”。
(三)图2—图11:了解和表达彩虹色的花乐于助人的故事情节,激发幼儿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1.提出倾听要求:听完这段故事后,我们要玩一个游戏。要想玩好这个游戏,你们要记住彩虹色的花都帮助了谁?是怎样帮助的?
2.看图欣赏故事。
3.互动游戏中表达故事情节。
(1)、师:彩虹色的花帮助了谁?(蚂蚁、蜥蜴、老鼠、鸟儿、刺猬)他们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你从哪里发现的?(回答的幼儿选择相应颜色花瓣贴在身上)
(2)互动游戏:《花儿朵朵开》
幼儿自选一种颜色的花瓣贴在身上。伴随教师的歌声,幼儿按色结合开成一朵花,并交流花瓣帮助小动物的内容。
4、迁移经验,激发幼儿积极地情感体验。
(1)讨论:你帮助过别人吗?怎样帮助的?
(2)师:别人得到帮助后会快乐,你帮助别人一定会更快乐,就像这朵美丽的彩虹色的花一样。
(四)图12—图13:冬天来临,花儿谢了。
讨论:彩虹色的花到哪里去了?有谁会记住它?
(五)图14:温暖的帮助,情感的升华。
1.师:因为彩虹色的花地帮助,小动物们的心里温暖起来。你得到过这样的温暖吗?
2.让幼儿把手中的花瓣送给让自己心里温暖的人。
(六)图15:春天又来了,彩虹色的花再一次美丽绽放。
三、寻找“彩虹花”。
师: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像彩虹色的花一样的好朋友。他们温暖了别人,快乐了自己。现在我想到了一朵“彩虹花”,他叫雷锋。这个叔叔你们见过吗?听过他的故事吗?这个叔叔很早就死去了,可他就像彩虹花一样温暖着我们。你们可以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者老师给你们说说雷锋叔叔的故事。
老师制作了一张“寻找彩虹花”的表,请小朋友们也去找找身边更多的“彩虹花”,把他们的照片贴到表上,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些快乐的故事。如果你也是一朵“彩虹花”,你就把自己的照片也贴上。老师期待着这里能贴满“彩虹花”的照片。
活动反思:
这篇故事唯美的配图及充满爱意的内容,师生均感动其中。班级幼儿的阅读及倾听习惯非常好,通过教学课件的主页欣赏,孩子们很快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欣赏故事过程中,围绕一些幼儿感兴趣的知识点加以拓展,如“花儿冬天孕育,春天绽放”,孩子们参与积极,思维活跃,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将这一富有诗意的语言与科学现象相匹配,既是文学语言的鉴赏,又是科学知识的学习。互动游戏的设计,为一些能力弱及内向型幼儿搭建了游戏中主动表达的机会,教师在此时充分了解幼儿学习和表达情况,并参与其中,起到了个别指导,因材施教的作用。
这个绘本阅读的开展与三月“学雷锋”活动有机结合,活动价值很大。但幼儿对“雷锋”的了解比较少,对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的观察也很少。寻找“彩虹花”的活动非常必要。教师在此时举出幼儿生活中的“助人为乐”事例,带动他们有效思维,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这项活动还需要在后期的一日生活中、家庭生活中带动幼儿去观察和实践,让孩子们意识到“帮助别人不仅让别人开心,自己会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