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区域材料的标识

(2019-05-24 10:11:46)
标签:

教育

        最近自学了《学前教育机构质量评价系统》这本书,发现其中一个测评量表是关于区域材料标识的。对照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猛然发现,我们除了提供学习支架、展示支架、每种游戏材料的名称玩法之外,材料的标识好像完全被我们忽略了。这促使我思考这些标识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区域标识?通过搜索相关资料,我了解到标识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秩序感,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材料,更通俗的讲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从哪里拿的放回哪里去。那么,该如何设计标识呢?
       借鉴网络资源,我了解到区域标识可以有各种形式,如图片、形状、数字等。在学习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经验和水平,我打算从点数匹配、形状、颜色入手。那么,标识的投入孩子看得懂吗?我先从美工区入手,采用形状配对的形式,如红色三角形对红色三角形、蓝色三角形对蓝色三角形、黄色圆形对黄色圆形等。结果发现,孩子是可以通过形状实现自我管理的。他们把这些图案看作是某份材料的“记号”或者“暗号”。
       当孩子们可以理解与运用后,我将标识辐射到各个区域,每个区域采用不同的形式。如:益智区采用不同颜色的点数配对;阅读区采用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物图案配对;生活区采用不同的花朵配对等。
       解决了图案的问题后,在实际利用中我也发现了很多细节问题:
       第一,怎么贴?如果打印出来用粘胶粘在柜子上还是容易损坏也不美观。我们采用了:先把图案打印、裁剪—过胶—再裁剪—用魔术贴粘贴。
       第二,贴哪里?因为怕它损坏,就尝试把标识贴在了材料柜侧面。很多标识都可以尝试贴侧面,如书包柜上孩子的照片,这样避免来回托拉造成标识损坏。
       第三,有的材料太大,不适合放托盘,怎么贴?这种目前就直接把标识贴在的了材料上。
       标识的运用不仅让孩子慢慢学会了自我管理材料,也间接地帮助孩子巩固了对数、量、形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是个双赢的好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