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座心得

(2024-04-07 11:29:44)

本周四,我有幸听了胡娟教授倾听,在课程实施中与幼儿共成长》的讲座,感到受益匪浅,发现自己在平时工作中忽略了很多东西,尤其引发了我的一些反思。

在讲座中胡教授指出倾听儿童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和研究中被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倾听儿童为何要立足于儿童的视角?如何倾听教师才能听得见?听不听得懂教师又如何?始于倾听,行于支持,终于发展,这些问题都对老实提出了有效的行为方法。

首先是了解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的区别。儿童视角是成人的儿童视角,成人拥有儿童视角,成人关注,专注于儿童的所见所闻,所想所为,成人极力去理解儿童由外之内。儿童的视角是儿童自己的视角,儿童自己的体验,感受对周围世界的理解,由内而外,这两者之间是有明显区别的我们要做的是如何从儿童视角转变到儿童的视角。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天性上说,儿童就是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抛却你眼中认为的孩子,把世界交给他们自己探索,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其次,如何有效地与幼儿进行倾听。《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第28个考察要点提到“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由此可见“倾听”就是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儿童、做有温度的教育提供了工具式的行动指南。倾听是沟通的第一步,教师要学会倾听儿童。假如孩子正为某事在气头上,老师不妨先停下手边的工作,安静地看着孩子,全神贯注地倾听他,并真诚地做出反应。孩子其实是非常敏感的,老师倾听孩子的过程向孩子传达着一种态度:你是被老师在意的,老师在乎你的感受,愿意倾听你的问题。孩子其实是非常敏感的,老师在倾听的过程中暗含着一种态度。通过这样倾听孩子,去发现和支持他们的兴趣、需求和想法,了解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倾听幼儿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的理解幼儿、支持幼儿、读懂幼儿。

最后,教授还指出:表征是教师倾听幼儿的一种途径,但是教师对“表征”理解存在误区,将儿童自主自发的心理表征窄化成一张张绘画,“表征”这个词语和行为过程被异化了。语言及各种艺术形式都属于表征的范畴,“表征”绝不应该仅限于画画。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在接下来的一日活动注重倾听,不断持续探究倾听过程中能有效助于幼儿发展的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不一样的她
后一篇:争抢玩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