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线上教育培训心得
(2022-09-28 13:30:44)7月1日-8月10日,我园组织老师们参加了“暑假新课程改革线上教育培训”,聆听专家们的精彩讲解,收获很多。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要求下,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幼儿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革新理念,转变观念。现就自己本次培训的心得分享如下:
一、以游戏为基本教育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学知识,在游戏中健康成长。”那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开展以游戏为主的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呢?听了这几节讲座,我意识到,以游戏为主的基本活动是在幼儿主导下的经验活动,而不是老师高控下的幼儿活动。在幼儿的一日保教活动中,如:生活活动、集体教学、区域活动、常规活动等都以游戏融入,以游戏为主设计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知识,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二、依托指南
《指南》中强调“要充分认识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保教工作。”因此,在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以《指南》为指引,开展丰富的游戏活动,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幼儿。
1.合理规划游戏区域
合理规划游戏区域,可以更加有效的开展游戏。我园处于农村区域,幼儿人数比较多。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幼儿园有效利用资源,在室内和室外都规划设置了不同的区域活动。室内的共用区域和班级区域;室外的沙水区、涂鸦区、表演区、生活区等,激发了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我们利用农村的优质资源,将轮胎、水管、木桩、绳索等来创设幼儿的室外区域,真正使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2.合理投放游戏材料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材料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载体,是区域活动的重要保证。由于3-6岁各年龄段的孩子的发展水平不同,我们所要投放的材料也就不同。因此,在投放材料时,我们首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投放不同类的游戏材料。如:小班投放的材料必须是幼儿熟悉的、易操作的、有半成品出现的,用来激发他们的游戏意图。中大班要投放大量的高结构和非结构材料,用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发现和探索的能力。接着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我们要仔细观察幼儿
3.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在游戏中,我们老师是支持者、引导者、参与者,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孩子不在老师的高控下游戏,让我们的孩子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游戏。那么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存放材料时,力求做到让各个游戏区里的材料使孩子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把同一类的材料放在一起,位置固定,用绘画、照片、实物等形式为收纳盒做好标签,便于孩子自主使用、整理存放。
三、户外探索与学习活动
四、聚焦“儿童记录”
五、幼儿园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影响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具有课程资源意识,才会站在幼儿经验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周围的一切事物,才能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周围一切事物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才会“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如果具有课程资源的建设能力,才能基于幼儿经验获得的视域去有效规划空间,使不同区域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才能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与工具,提高幼儿活动的趣味性、挑战性与持续性;才能把大自然与大社会变成幼儿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学然后知不足。本次暑假新课程改革培训的内容丰富,理念新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将本次学习的收获内化于心,施之于行,在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革新理念,丰富方法,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服务于日常保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