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023-02-24 12:34:57)
|
蓝田县前卫镇巩村完全小学
张程
|
|
|
教学内容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
|
课
题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课
型
|
新授
|
|
|
课
时
目
标
|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剪、摆、拼等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
|
|
|
学习重点
|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
|
|
学习难点
|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
|
|
教
学
过
程
|
二 次 备 课
|
|
|
一、情境导入
1.谈话:为了创建文明城市,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某社区准备要修建两个大花坛(出示教材第87页情境图)。这两个花坛分别是什么形状的?(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2.让学生猜测:你觉得哪一个花坛大一些?多数学生认为不容易猜测,极少数同学猜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花坛大。通过猜测,引导学生总结出:要想比较哪个花坛大,需要计算它们的面积。
3.提问:你会算它们的面积吗?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互动新授
1.数方格,比较大小。
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根据已有经验,学生会想到用数方格的方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第87页方格图及平行四边形图。 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格?每一个小方格是l平方米,不满一格的均按半格计算,问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数完以后会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m2。 继续出示教材第87页的长方形图,让学生数一数并算一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
在观察的同时,让学生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由学生自己数格子,发现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割补法。
|
|
|
|
|
|
|
|
第
页
|
|
|
蓝田县前卫镇巩村完全小学
|
|
|
教
学
过
程
|
二 次 备 课
|
|
|
学生数完得出:长方形的长为6m,宽为4m,面积是24m2。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87页的表格,并对填表的结果进行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讨论,得出:两个图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和面积分别相等。
2.猜想验证。
提问:通过数方格子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那如果是一个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田地还能用数格子的方法吗?(不能,很麻烦)
引导学生小结并质疑: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数格子的方法是很不方便的,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既方便又简单?
引导假设: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出它的面积? 操作验证:演示教材第88页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平行四边形纸片,像刚才演示的操作一样,同桌相互合作,动手进行剪、拼、移的操作方法,从中再次验证一下是否正确。 师巡回指导学生的操作。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刚才的操作演示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回答:我发现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后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即长方形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引导学生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追问: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学生得出结论:必须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对应的高。
3.全班交流,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推导过程。(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4.教学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h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ah(板书)
5.应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出示教材第88页例1。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完成;教师板书。
|
|
|
|
|
|
|
|
|
|
第
页
|
|
|
蓝田县前卫镇巩村完全小学
|
|
|
评
价
与
总 结
|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引导总结: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可以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
|
|
布
置
作 业
|
教材第89页练习十九第1、3题。
|
|
|
板
书
设 计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例1 S
=ah
↓
↓
↓
=6×4
平行四边的面积
=底 × 高
=24(m2)
↓
↓
↓
S
=a
× h
|
|
|
教
学
反 思
|
在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探索,经历猜想——动手——操作——验证的过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
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于公式的运用还不能熟练运用,应加强练习。
|
|
|
教研组长签字: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第
页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