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0-05-10 08:48:02)
标签:
教育 |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
《23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图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主要事件。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 联想 感悟学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3.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习。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习“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 (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
(生答:想)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习,不要被主人发现呀!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答:爬树)
(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
(3)朗读品悟。(课件7)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2.摇枣高明,高在用力。
小刺猬开始摇红枣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用力摇晃)(板书:摇枣)
指导朗读6自然段。(课件8)理解“兴许”的意思,从拟声词中感受刺猬的聪明。
小结动作描写中拟声词让刺猬偷枣更加生动有趣。
3.跳树高明,高在迅速。
(课件出示9)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自由朗读课文第8—9自然段。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生自由朗读,交流动作“归拢、打滚、扎、驮”、跑。理解词语“归拢”(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板书:归拢 打滚扎枣 驮枣快跑)
5.小结:
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课件出示11)
四、复述偷枣,再悟高明。
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请你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开头,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出示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抽生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1.齐读(课件出示13)。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2.推荐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跳树
摇枣
教学反思: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组
《23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图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主要事件。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法:朗读指导教学。
学法:朗读 联想 感悟学习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有美妙的声音,会唱歌的小鸟。今天,我们还要来认识一位来自大自然的朋友,它就是(课件1出示课题),一起读。
3.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检测预习。
1.出示本课生词(课件2)。
(1)同桌互读,纠错。
(2)开火车读,纠错。
(3)抽生分行领读,巩固。
(2)(课件3、4)重点学习“枣、馋”,记准“枣”的字形,理解“眼馋”的含义。
2.初读课文,巩固生字,感知内容。
(1)开火车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2)完成“带刺的朋友小档案” (课件5),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会概括事件的主要方法。
三、品读高明。
(一)浏览课文,理解高明。
1.用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小刺猬,理解“高明”一词的含义。
你们能用文中的句子夸夸只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吗?(课件6)(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二)品读偷枣,感悟高明。
大家想不想跟着这只高明的小刺猬,一起去偷一回枣?
(生答:想)
那就让我们出发吧!亲爱的小刺猬们,不过有个要求,你要努力向刺猬老师学习,不要被主人发现呀!
(1)我们的刺猬朋友偷枣的第一步是什么?
(生答:爬树)
(2)找出文中描写刺猬爬树的语句:(板书爬树)
(3)朗读品悟。(课件7)
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聪明的小刺猬们,你们注意到刺猬朋友是怎么爬树了吗?自由朗读。
集体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缓慢地往树上爬……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
3.自主体会更多“高明”。
小刺猬如此谨慎,爬上树就够到枣了吗?(生:不能)它还需要做什么?
(生:摇枣 、跳树、归枣、驮枣、逃跑)
自学提示:你认为那一个环节最精彩,把小刺猬的动作圈出来,反复读读喜欢的部分,想象刺猬偷枣的过程。
交流汇报。
5.小结:
小刺猬偷枣时的这一连串机灵、聪明的举动被躲在一旁的小作者看得一清二楚,难怪他会由衷地发出感慨——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课件出示11)
四、复述偷枣,再悟高明。
作者是抓住了刺猬动作的描写,把它偷枣的过程写得活灵活现。请你用“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开头,讲一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课件出示12)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抽生讲故事。
五、推荐阅读。
1.齐读(课件出示13)。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
2.推荐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跳树
摇枣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