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类和回收利用》教学反思

(2019-05-21 08:28:46)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越来越认识到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生活垃圾分类是对传统垃圾投放、收集、处理模式的一场变革,是一场全新的事业,更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可是很多人对哪些垃圾可以回收,垃圾如何分类并不清晰,我坚信要从小树立培养孩子的分类观念和意识,从小抓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一定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对分类有了一定的知识,也对传统的垃圾投放、处理模型带来的不利影响有了认识,本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1.首先,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产生了这么垃圾,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引发学生思考。
2.紧接着引入课题《分类和回收利用》。
3.出示事先准备的垃圾名称,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类。
4.根据学生的分类进行我区垃圾分类推行的“四分法”模式中分类介绍: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
5.发放我区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和错误,进行二次修正分类。
6.提出问题:目前我们分类和回收存在的问题?引发思考。
7.播放垃圾分类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它们是怎么做的?再次思考。
8.你打算怎么做?
      存在的不足:
1.在交流可回收资源的时候,对于可回收的物品,开展讨论的不够深入,比如,塑料是可回收的资源,那是不是所有的塑料都可以回收呢?
2.对于餐厨垃圾,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什么?
3.最要的是要树立让学生从源头解决垃圾的问题,那就是少产生垃圾。
4.应该让孩子真实的分一分一包垃圾。
   每一节课都需要不断的思考,多听取同伴们给的建议,并要敢于深入探讨,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变得实效,让学生学有所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