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师风 创新意——记丰子恺传承弟子王金祥

标签:
书画评论书画文化 |
分类: 书画评论 |
尤琪
近日,在浙江金秋书画院书画研讨会上,浙江金秋书画院院长王金祥展示了自己潜心创作的十米长卷。这十米长卷由16幅山水画组成,它们分别由王伯敏、孔仲起、朱颖人、柳村、周沧米、朱锡林等16位中国美院的教授题词。“通过16幅山水画组合来表现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现人间万象。”王金祥说。
王金祥是丰子恺的传承弟子,创作颇有丰子恺的风味,意境悠远,清韵可人。同时,又加入了一些创新的元素,如色彩的运用和线条的把握。王金祥的画作题材皆取常见的生活情景,笔下是人情世故,纸上是情趣盎然。笔触言简意赅,画风雍和恬静,往往寥寥几笔,就已经勾画出一幅耐人寻味的情态。
从小王金祥就爱画画,他惊叹丰子恺的画法,痴迷地收集丰子恺的作品,并揣度临摹。上世纪八十年代,王金祥结识了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和丰子恺的弟子胡治均。他们被王金祥的执著所打动,对这位晚辈爱护备至,还送给他一盒独特的颜料,更适合子恺画风,希望他能发扬子恺先生的艺术。他们的鼓励让王金祥更加充满了创作的热情,并决心在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努力下去。
学画近30年,王金祥对画的内涵诗意理解日益深刻,笔下日见神韵。画到后来,作品既具丰子恺“意到笔不到”的意味,又有自身独特风格,注重物像线条,人物表情出神入化。美术史论家王伯敏称赞其画作:“其神佳构,赏心悦目。”
成就皆自爱好始。王金祥留住了始于一张泛黄报纸的情缘爱好,近三十年始终坚持不懈,时至今日成绩斐然,成为一名有成就的画家,实在令人惊讶赞叹。书法家沈定庵先生曾在王金祥作品上题道:“师古不泥,慎取精英,日新月异,如锦前程”。这是对王金祥先生数十载画意人生最好的注解和写照。
王金祥 客从远方来
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