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2015-05-18 08:48:33)
标签:

书画欣赏

书画文化

分类: 名作欣赏

潍坊清雅轩艺术中心    www.wfqyx.com

http://huihua.chnart.com/uploadfile/2013/0403/20130403023858746.jpg

江亭山色图倪瓒作 纸本墨画,纵94.7厘米,横43.7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倪瓒的山水画个性极强,幅幅透出“不食人间烟火”的冷逸之气。作品虽然以太湖一带山水为自然依据,疏林坡岸,浅水遥岑,但不再是“可居、可游”之地,而是“可望、可思”之境。极简极净的画面,包含了极广极深的思想内涵。观画者刹那间便可为之吸引,品读其空寂的笔墨情味。

  倪瓒山水画多作一河两岸式平远构图的疏林小景,如《枫落吴江图》《渔庄秋霁图》《江亭山色图》等。画面大略分上下两段,中段大面积的留白。近坡处或杂树几株,或新篁数枝,茅亭孑然独立,不作点景人物;远处连绵的矮山横卧,寥寥几笔,寂静悠远。

  《江亭山色图》是倪瓒七十二岁时所画,是其晚年创作的精品。笔墨干淡松秀,意境空灵清寒,风格萧散超逸,显然出画家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心境。在画法上,山石以披麻中兼以横纹折带画成,大体上先以枯松的笔线勾出山石的外轮廓,同时结合山石的内部结构,勾皴交替进行,干笔中兼有湿笔,苍中带润。在山石结构的关键处,干笔皴擦,层层叠加,于松秀中见浑厚与凝重。大面积的峦头的皴笔,墨色淡逸,为焦墨苔点留有余地。因此,画中土坡与山石整体有种微茫飘渺的情趣。树则先以淡湿的墨勾勒,然后用枯浓的墨复勾,若即若离的复加笔道虽极为疏松,“形若草草”,实则很讲究法度。点叶极似点苔,虽然在外形上圆点、横点、介字点,各不相同,但枯毛松秀的笔墨特点和近似皴擦的笔法,使树与石在画面中极为协调。

  在“元四家”中,倪瓒是对明清文人画影响最大的画家,受到董其昌等人的极力推崇。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而分雅俗。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倪瓒《江亭山色图》赏析
张之鹰国画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